-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 共3878题
2008年我国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顺利升空,并成功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火箭和飞船升空所需的巨大能量可由下列化学反应提供:C2H8N2+2N2O4═2CO2↑+3N2↑+4H2O,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A错误;
B、通过标注化合价可知,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故B错误;
C、由化合价升降守恒可知,只有N2O4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做氧化剂,故C正确;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新疆校级月考)工业盐中含有NaNO2,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0.3g~0.5g.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O2-+xI-+yH+═2NO↑+I2+z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x的数值是______,y的数值是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可用化学试纸的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工业盐和食盐,现有碘化钾淀粉试纸,则还需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为______.
(3)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但加入下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该物质是______,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a.NaCl b.H2O2 c.NH4Cl d.浓H2SO4.
正确答案
解:(1)根据I原子守恒得x=2,根据O原子守恒得z=2,根据H原子守恒得y=4,故答案为:2;4;
(2)酸性条件下,亚硝酸根离子和碘离子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还需要酸,生活中采用酸性物质为醋酸,则还需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为食醋,故答案为:食醋;
(3)加入下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亚硝酸钠得电子作氧化剂,则需要加入的物质应该具有还原性,且被氧化后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物质,
NaCl没有还原性,浓硫酸和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只有氯化铵具有还原性,且二者反应后产物是氮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NH4++NO2 -=N2+2H2O,
故答案为:C;NH4++NO2 -=N2+2H2O.
解析
解:(1)根据I原子守恒得x=2,根据O原子守恒得z=2,根据H原子守恒得y=4,故答案为:2;4;
(2)酸性条件下,亚硝酸根离子和碘离子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还需要酸,生活中采用酸性物质为醋酸,则还需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为食醋,故答案为:食醋;
(3)加入下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亚硝酸钠得电子作氧化剂,则需要加入的物质应该具有还原性,且被氧化后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物质,
NaCl没有还原性,浓硫酸和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只有氯化铵具有还原性,且二者反应后产物是氮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NH4++NO2 -=N2+2H2O,
故答案为:C;NH4++NO2 -=N2+2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阳离子若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错误;
B、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为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H2O2与KMnO4反应时H2O2被氧化表现还原性,故B正确;
C、弱酸的酸式盐与强酸、强碱都反应,如碳酸氢钠与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强碱反应生成碳酸盐,所以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有两性,故C错误;
D、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则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N2O俗称“笑气”,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列反应能产生N2O:3CO+2NO23CO2+N2O关于N2O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方程式知,生成lmolN20,需要3molCO,故A错误;
B、N2O和CO2每个分子都含有22个电子,物质的量相同含有的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
C、N2O中N元素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常用中间价态,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N2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错误;
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是NO,故D错误;
故选B.
原子X转移两个电子给Y,形成化合物X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形成化合物时,X失去电子,作还原剂,被氧化,故A正确;
B、因形成化合物时,X失去电子,作还原剂,故B错误;
C、X失去电子,作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Y得到电子,作氧化剂,在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