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半衰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长。

B升高温度可以使半衰期缩短

C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四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4克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1克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

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

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原子序数大于92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序数减少4

B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序数减少2

C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减少1

D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增加

正确答案

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泉州质检)关于放射性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样品质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B当放射性元素的温度升高时,其半衰期不变

C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就减少一个质子,增加一个中子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和电离能力均最强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其中,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有碘—131、铯—137和锶—90等。3月29日,在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也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关于这些放射性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铯—137和锶—90的半衰期是30年左右,相比之下碘—131的危害更严重

B碘—131、铯—137等放射性尘埃会污染空气、食物和水,通过呼吸和饮食进入人体,其射线会伤害人体组织,甚至诱发癌变

C碘—131进入人体会蓄积在甲状腺,锶—90会进入骨骼,它们与其非放射性同位素化学性质有所不同

D碘—131发生一次β衰变后,生成的新核为氙—132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半衰期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β衰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