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 共31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 环抱处,为凸
岸)、“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
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是坐北朝南的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
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安全:凸岸天然水面围绕,有利于军事防御;农业;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
形成。
(2)我国多数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利于采光(光照条件好);冬季盛行偏北风,利于避寒。
(3)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目的之一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 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的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材料二
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讷”(讷: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
(1)读材料一和图甲,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需考虑哪些自然环境因素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图乙、丙,分析“讷位”(凸岸)对农业生产、取水、安全等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
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向南开口,利用光照、热量;避冬季偏北风;选择高地,可避开洪水或除湿。
(2)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凸岸水流较缓,便于取水;凸岸三面环水,可作防御
之用。
(3)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古代建造屋容易坍塌,但水深便于开辟为良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个聚落都是沿河流分布的,充分说明了河流的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影响了A、B两
个聚落的区位。
(2)图中A、B两个聚落中,____更可能发展为城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我国省级行政中心中,区位因素与B城市相同的城市名称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供水;运输
(2)B;B聚落地形平坦,位于两河流的交汇处,物资交流和人口流动的腹地广阔、方便、商业活动频
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更为突出
(3)武汉;重庆
读“世界古文明发源地” 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古文明发源地有利于古文明发展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说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当时人类的发展具有_________作用。
(3)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2)制约
(3)木柴;水力;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少;木柴、水力分布广泛而容易获取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A处,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人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畲族的传统文化和多彩的服饰、饮食、婚嫁、宗教等习俗风情。清纯的山水、风雅古朴的丽水,集“奇、峻、清、幽”于一地,汇“峰、林、洞、瀑”于一域。丽水森林覆盖率79.1%,被誉为“浙南林海”。丽水市山清水秀、 古迹众多,拥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多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人文景观如群星璀璨,交相辉映,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材料二:
下图是浙江省丽水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丽水龙泉窑遗址分布图
(1)丽水龙泉境内蕴含着丰富的瓷土资源,龙泉青瓷源出北宋早期,据图说出龙泉窑遗址沿河分布的主
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丽水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瓯江沿岸(河流沿岸),水路运输便利。
(2)丽水旅游资源非凡性突出,地域组合及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距经济发达
地区距离近,国内和国际市场广阔;交通位置和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好。(答出4项
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