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的推断
- 共569题
现有A、B、X、Y、Z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请回答:
(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2)Z单质通入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甲由A和B两种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3︰14。甲与X单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基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证明Z 单质的氧化性比Br2强,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面实验报告。
正确答案
(1)第二周期 第ⅥA族
(2)Cl2 + 2OH-==Cl- + ClO- + H2O
(3)4NH3 + 5O24NO + 6H2O
(4)
A-F六种元素中,除C外其他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或性质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2)C的某种氯化物的浓溶液可以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铜,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单质与D的氢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D和另一产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盐酸盐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的单质与C、D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A与F形成的合金是重要的工业材料。某同学仅使用天平和下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定某些数据即可求出该合金中A元素的含量。(装置中因空气质量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①实验需要测定三个物理量:合金的质量m以及a和b。a是_______;b是________。
②合金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用含m、a、b的式子表示)。
正确答案
(1)第3周期,ⅡA族;
(2)2Fe3+ + Cu == 2Fe2+ + Cu2+
(3)C + H2OCO + H2
(4)Al3+ + 3H2OAl(OH)3 + 3H+;2Al + Fe2O3
2Fe + Al2O3
(5)①反应前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反应后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②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气体E,D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E在足量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G,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E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无色溶液F。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A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当生成2mol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________mol。
(4)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三;ⅥA
(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硫酸钠(Na2SO4);2
(4)4Na2S+O2+2H2O=4NaOH+2Na2S2 (或2Na2S+O2+2H2O==4NaOH+2S、Na2S+S=Na2S2)
(5)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产生浅黄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C与E同主族,D、E、F 同周期,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A能分别与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C形成的 化合物在常温下均为液态,A能分别与E、F形成电子总数相 等的气体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D:____________,E:_______ ,元素F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
(2)甲是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合物甲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生产F单质及此产品的工业称为_____________工业。
(3)B与F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均达8 电子稳定结构,则该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
(4)为了除去化合物乙(A2EC4)稀溶液中混有的A2EC3,常采 用A2C2为氧化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5)A、B、C以原子个数比为4:2:3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 ,其水溶液的pH____7(填“>” “<”或“=”),原因是 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常温下,若0.1 mol·L-1 50 mL甲溶液和0.06 mol·L-1 50 mL乙溶液混合,测得放出Q kJ的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 ;S; 第三周期ⅦA族
(2);氯碱
(3)
(4)H2O2 +H2SO3 ==2H+ +SO42- +H2O
(5)离子晶体; < ;NH4++ H2ONH3·H2O+H+
(6)2NaOH(aq)+ H2SO4(aq)=Na2SO4(aq) +2H2O(1) △H=-400Q kJ·mol-1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16,X2、Y2、Z2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它们均为工业合成某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其流程如下
已知:
①一定条件下,X2与Y2能反应生成A,X2与Z2能反应生成B;
②B和C分子均为常见的10电子微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的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X2与Z2可制成新型化学电源(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石墨制成,通入的气体在电极表面放电,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B吸收C后形成的溶液pH______7(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用化学用语表示)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C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ⅥA族
(2)H2+2OH--2e-=2H2O
(3)大于;NH3·H2ONH4++OH-(或NH3+H2O
NH3·H2O
NH4++OH-)
(4)4NH3+5O24NO+6H2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