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10月31日这一天,童话作家郑渊洁在自己的微博上形容,北京像个“硕大的毒气罐”。而北京市环保局仍将空气质量定性为“轻微污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灰霾天气,是近年来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气能见度很差、天空经常灰蒙蒙一片的主要原因。形成霾天气的主因之一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增多。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灰霾现象其实是一种综合大气污染现象,中国燃煤发电比例过大是PM2.5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2001-2006年卫星图片显示的全球PM2.5分布图

材料三: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数量尺度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目前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表: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材料四:10月18日-25日,每日上午9点美国驻华大使馆自测的计PM2.5的空气污染指数和北京环保局公布的每日空气污染指数。

(1)我国目前使用的空气污染指数项目中的PM10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四数据可知,10月23日美国驻华大使馆自测的计PM2.5指数约为______,属于__________级别的空气质量状况;同日,北京环保局公布的每日空气质量状况属于______________级别。如果你能及时得到美使馆所测数据,你可能于20日和24日分别做出怎样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2001-2006年全世界有哪些区域PM2.5污染严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1分)

(2)420-440之间的任意一数字(1分)   重污染(1分)   轻微污染(轻度污染)(1分)    20日建议“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24日建议“正常活动”(2分) 

(3)北非、西亚,以及中亚和东亚部分地区(至少写出两个地区,2分)

(4)华北地区(1分)   我国第一大能源是煤炭,华北地区用煤量大;冬季风盛行时,带来大量沙尘;华北地区生态问题严重(2分)

(1)根据题意可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中的PM10指的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0月23日美国驻华大使馆自测的计PM2.5指数约为420-440之间。在大于300就属于重污染。在100—150之间属于轻污染。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污染严重的位置是西亚、北非地区。

(4)根据图中地理位置可知,我国污染最严重地区是华北地区,原因从能源结构、生态环境、冬季风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称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适于生长在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它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如图9)。随着海岸地貌的发育和红树林本身的作用,红树林常不断向海岸外缘扩展。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为各种候鸟和海鸟提供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根据图文资料,简述红树林的生态效益,并分析近些年来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的人为原因。

正确答案

生态效益:(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2分)净化海水和空气;(2分)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繁殖场所,维护生物多样性等。(2分)(共6分)

锐减原因:填海造地;围海养殖;乱砍滥伐;海水污染等。

试题分析:

红树林是一种生态系生态效益显著。 1、红树林是良好的沿海防护林,其发达的根系及庞大的支柱根,互相交错能固结土壤;能促淤造陆,不断扩大滩涂面积;能阻隔和削弱风浪的冲击,有效保护堤围安全; 2、红树林能净化海水,大量吸收污水中的废弃有机物及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和裂变产物,也能净化空气。 3、红树林是多种生物繁衍栖息场所,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其原因很多,但主要要是因为我们人类活动造成的,比如:填海造地;围海养殖;乱砍滥伐;海水污染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表格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一:我国部分城市环境监测某周周报表(API—空气污染指数)

表二: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1)表一中有些城市建议“心脏病、肺病患者应该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从地形方面说明这些城市大气污染的原因。(4分)

(2)分析上述城市防治大气污染应采取的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河谷地形,(2分)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2分)

(2)调整产业结构及工业布局,防治工业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控制机动车污染;加大环境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强绿化。(任答3点得6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兰州、太原、重庆、武汉等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别严重。这些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除了因为是重要工业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大有关外,还与当地的地形有关。兰州位于黄河谷地中,太原位于汾河谷地中,重庆、武汉位于长江谷地中,河谷和山谷地形易产生逆温现象,河谷和山谷地形闭塞、大气流通不畅,污染的空气不容易扩散,世界上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大都发生在谷地或盆地中。

(2)要防治大气污染首先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重污染工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等能源的使用),控制机动车污染,调整工业布局(把污染工厂迁移等),加大环境监督和执法力度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次通过增加对污染物的吸收(加强绿化等),减少大气污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9年12月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大会,气候变化再次成为世界新的焦点。专家认为,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二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材料二 下图是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中的贡献率。

⑴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关的是

。(2分)

⑵在各种温室气体中,温室效应作用最大的是         ,导致臭氧洞形成的是      。(4分)

⑶从企业层面看,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⑷从个人层面看,节能环保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简述生活节能的主要途径。(4分)

正确答案

⑴C(2分)

⑵二氧化碳(2分)氟利昂(2分)

⑶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或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持续实施综合污染预防策略,以增加生态效益,减少环境污染。或湘教版教材82页活动题内容。)(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2分)

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或在资源开采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率;在资源消耗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提倡绿色消费。参见湘教版教材74页活动题。)(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2分)

⑷注意节约用电;节约水资源等;选乘公共交通;选用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工具等。(任答两点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象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出现的扬沙、沙尘天气与北方地区冬春普遍干旱、降水减少和土壤表层松化有明显关系。

材料二 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

⑴图中表示的是发生在我国的比较严重的三类环境

问题。请按序号填出各图例代表的环境

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3分)

⑵近年我国①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趋向恶劣,主要是   因为自然环境中的_________要素发生了变化。此外,人类对陆地环境中_________要素的直接破坏,也扩大了①灾害发生的范围和频度。(2分)

⑶分析②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南地区表现得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3分)

⑷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③环境问题的正确措施有_______和_______(填字母)。(2分)

正确答案

⑴土地荒漠化(1分) 水土流失(1分) 酸雨危害(1分)

⑵气候(大气)(1分) 生物(植被)(1分)

⑶西南为高原山区,地面崎岖(坡度大);岩溶地貌发育,上层薄,植被脆弱;湿润地区,降水多(3分)

⑷B(1分)  C(1分)

下一知识点 : 环境问题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