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 共559题
(1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成“平静湖水”。承受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承受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漂浮物体100多吨。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
正确答案
(1)B处。原因:库区两岩支流地区城镇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集,水质变差。
(2)危害三峡工程安全;影响旅游景观;阻碍航运。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利用各种手段(法律、行政、经济)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利用。
本题以三峡库区环境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从自然原因(水流速度)和人为原因(城镇排污)两方面加以分析。第(2)题要结合库区的航运、旅游、养殖、防洪、发电等功能,有选择性地作答。第(3)题要根据“原因”找“措施”,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漂浮物问题,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措施——公众意识和行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甲附近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 。此地区该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2)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简述对该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
(3)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4)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
正确答案
(1)水能 气侯湿润,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横断山区,河流落差大(共3分)
(2)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1分)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推广环保技术、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任答两点,共2分)
(3)湿地破坏(1分) 加强湿地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湿地恢复。(任两点给2分)
(4)酸雨(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判断甲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接近海洋,气侯湿润,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这是我国的横断山区,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
(2)乙位于长三角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对该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主要是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推广环保技术、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等等。
(3)丙属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多年冻土,形成湿地。随着人类的开发,湿地遭到了破坏,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加强湿地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湿地恢复等等。
(4)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而丁位于湖南省、广西附近,燃烧矿物燃料导致酸雨严重的。
【选修:环境保护】
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2013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灰霾天气的产生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密切相关。读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图中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
(2)该地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是 ,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是 。
(3)从交通视角分析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措施 。
正确答案
(1)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②酸化;③呼吸
(2)冬季多,夏季少 相对于冬季,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对流更旺盛,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或相对于夏季,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
(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等
试题分析:
(1)此题是一道关联题,要理顺图中各框之间的逻辑关系,借此考查逻辑思维能力。据图可在知,燃烧煤、石油、天然气,致酸性气体排放,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易形成酸雨,导致河湖水酸化,从而危害人体健康。残留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呼吸作用所吸收,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2)据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示意图可知,该地灰霾天数冬季多夏季少,相对于冬季而言,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对流更旺盛,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而相对于夏季而言,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
(3)治理城市灰霾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管理手段、教育手段等方面来解决。此题要求从交通视角来分析治理城市灰霾可的措施,我们可以从公共交通的使用、控制汽车尾气、合理规划和管理等方面来分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使用私家车;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使用电能、汽油、酒精代替柴油,提高燃烧效率,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拓宽道路,发展城市立体交通运输网,整治交通拥堵等。
环境保护(10分)
据《2011中国林业基本情况》显示,我国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林区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的川西川南、云南大部、藏东南地区。整个东北现有用材林、成熟林已比新中国成立初减少了51%,由于毁林大于造林,森林覆盖率大大减小,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举例说明东北林业资源减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4分)
(2)目前东北林区在森林合理利用与保护上提出要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你认为我们应具体做哪些工作。(6分)
正确答案
(1)黑土流失(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得满分)
(2)严格控制采伐量,采育结合,封山育林;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稀有树种更新;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提高木材的利用率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得满分)
试题分析:
(1)林业资源的减少,首先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是土地退化、沙化,林木减少直接导致生物资源种类、数量的减少,也影响到在林区环境中生存的其它物种的存在,影响到生物多样性。
(2)保护森林,首先要控制采伐量,做到采育结合,问题严重的要封山育林,其次要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保护稀有树种的更新,建设自然保护区,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减少消耗木材的产品的生产消费。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下表为PM10平均浓度居前十位的城市。
(1)PM10是评价空气质量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单纯以PM10的浓度为标准,并不能完全代表大气质量,也应将 和 两个指标纳入评判标准。(4分)
(2)PM10平均浓度前十位城市空间分布有何特点?(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乌鲁木齐PM10平均浓度较高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分)
(2)PM10平均浓度高的城市大多分布在内陆地区。(2分)
(3)乌鲁木齐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等。(4分)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PM10的评价标准,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体是城市主要的酸性气体,会影响城市的大气质量。(2)直接结合表格的城市及其在我国的地理位置分析,上述10个城市大都位于我国北部地区、内陆地区。(3)乌鲁木齐PM10平均浓度高的主要污染物应为沙尘,可结合该地区的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从地理位置、气候、植被、地表物质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资料和表格内部比较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抓住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综合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借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