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实验
- 共767题
17.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还含有Fe2O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Zn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A经CS2提取后可获得一种淡黄色副产品,其化学式为 。
(2)浸取过程中Fe2(SO4)3的作用是 。
(3)除铁过程控制溶液的pH在5.4左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过程在空气入口处设计了一个类似淋浴喷头的装置,其目的是 。
(4)置换法除重金属离子所用物质C为 。
(5)硫酸锌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从除重金属后的硫酸锌溶液中获得硫酸锌晶体的实验操作为 、 、过滤、干燥。
正确答案
(1)S
(2)做氧化剂
(3)4Fe2+ + O2 + 6H2O = 4FeOOH + 8H+ 增大空气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4)Zn(锌)
(5)60℃条件下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下列有关实验原理、现象、结论等均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a图示装置,滴加乙醇试管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生成乙酸,错误;
B.b图示装置,右边试管中产生气泡迅速,因为过氧化氢浓度不同,因此不能说明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好,错误;
C.c图示装置,根据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因为即使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和水反应也生成NO,无法根据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错误;
D.硝酸银过量,可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银沉淀,不能证明AgCl沉淀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如要证明,应在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乙醇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生成乙酸;
B.过氧化氢浓度不同,因此不能说明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好;
C.二氧化氮气体和水反应也生成NO,无法根据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
D.硝酸银过量,可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银沉淀;
易错点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催化剂、沉淀转化等,注意沉淀转化原理,题目难度不大。
知识点
12.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正确答案
B
解析
A.利用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制备乙烯时,乙烯中可能混有溴乙烷、乙醇、水蒸气等杂质,乙醇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在检验乙烯时,应先将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乙醇,防止其对乙烯检验的干扰,故A错误;
B.溴乙烷、乙醇、水蒸气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对乙烯的检验没有影响,故可以不除杂质,故B正确;
C.利用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时,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故检验乙烯前必须将二氧化硫除去,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检验乙烯前必须将二氧化硫除去,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利用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制备乙烯时,乙烯中可能混有溴乙烷、乙醇、水蒸气等杂质,乙醇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在检验乙烯时,应先将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乙醇,防止其对乙烯检验的干扰;
B.溴乙烷、乙醇、水蒸气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对乙烯的检验没有影响,故可以不除杂质;
C.利用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时,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故检验乙烯前必须将二氧化硫除去;
D.二氧化硫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检验乙烯前必须将二氧化硫除去。
易错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乙烯的检验,明确乙烯所含杂质和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平时注意知识迁移的能力的培养,题目难度中等。
知识点
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溶液,已分层,可以用分液法分离,选择③装置,A项错误;B项,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选择装置③,B项正确;C项,⑤装置可以用作洗气瓶,用氯化亚铁溶液吸收氯气,C项正确;D项,粗盐提纯需要过滤、蒸发结晶,选择①和②装置正确,D项正确。
知识点
利用右图实验装置,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
A图1所示装置中氢氧化钠会与Cl2反应。
B NH4Cl晶体受热分解,会“假升华”。
C纯碱是可溶性固体,不能用此装置,改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的组合中进行。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有机层从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实现分液。
本题以常见气体制取、蒸干、除杂、萃取、分液为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知识点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g异戊醇6.0g.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最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脂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 ,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从后(填标号〕 .
a.直接将乙酸异戊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从分液端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脂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酚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 ·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 (填标号)。
(7)本实验的产率是_ (填标号)。
a. 30 % b. 40 % c.60% d.9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 球形冷凝管
(2) 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 洗掉碳酸氢钠
(3) d
(4) 提高醇的转化率
(5) 干燥
(6) b
(7) c
(8) 高 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原料。工业上曾用
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1)中
与
互为等电子体,
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1mol
中含有的
键数目为 。
(2)将乙炔通入溶液生成
,红棕色沉淀。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 ;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目最多为 。
(4)晶体的晶胞结构与
晶体的相似(如右图所示),但
晶体中含有的中哑铃形
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
晶
体中1个
周围距离最近的
数目为 。
b对硝基甲苯是医药、染料等工业的一种重要有机中间体,它常以浓硝酸为硝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通过甲苯的硝化反应制备。
一种新的制备对硝基甲苯的实验方法是:以发烟硝酸为硝化剂,固体NaHSO4为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在溶剂中,加入乙酸酐(有脱水作用),45℃反应1h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分别用5% NaHCO3,溶液、水洗至中性,再经分离提纯得到对硝基甲苯。
(1)上述实验中过滤的目的是 。
(2)滤液在分液漏斗中洗涤静置后,有机层处于 层(填“上”或'下”);放液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有 。
(3)下列给出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影响的实验结果。
① NaHSO4催化制备对硝基甲苯时,催化剂与甲苯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由甲苯硝化得到的各种产物的含量可知,甲苯硝化反应的特点是 。
③与浓硫酸催化甲苯硝化相比,NaHSO4催化甲苯硝化的优点有_ 、 。
正确答案
a、(1) 2NA
(2)1s2 2s2 2p6 3s2 3p6 3d10
(3)sp2杂化、sp3 杂化 3
(4)4
b、(1)回收NaHSO4
(2)下 分液漏斗上口塞子未打开
(3)①0.32
②甲苯硝化主要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
③在硝化产物中对硝基甲苯比例提高 催化剂用量少且能循环使用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图的分析。A项,CCl4与水分层,故可以用分液操作,正确。B项,NaOH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错误。C项,倒置的漏斗中应置于液面上,否则起不了防倒吸的作用,错误。D项,温度计应测小烧杯中的温度,错误。
知识点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其后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下列操作在太空舱可以实现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用下列各组仪器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