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4. 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才去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荒漠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0.图4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冶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冶的呼吁。

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荒漠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荒漠化水土流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路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水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若所提措施不符合当地实际,如植树造林,不得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荒漠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7 分

  37.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是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 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说明其成因。

(2) 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3) 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4)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

(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荒漠化
下一知识点 : 水土流失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荒漠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