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漠化
- 共35题
26.博斯腾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图13是“博斯腾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导致该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在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知识点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图7是宁夏平原排灌渠道分布示意图。
15.说明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要原因。(6分)
16.指出该地区过度灌溉易产生的生态问题,并说明其形成过程。(10分)
17.简述排水渠道的功能及意义。(6分)
正确答案
宁夏平原地处西北干旱地区,(2分)自古以来开挖渠道,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2分)西有贺兰山阻挡偏北风,气温高,风沙危害小。(2分)
解析
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水源、地形等方面回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要原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归纳答案的能力。
解题思路
宁夏平原地处西北干旱地区,自古以来开挖渠道,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经济比较发达,西有贺兰山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气温高,风沙危害小,被称作“塞上江南”
易错点
本题主要回答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答题时注意答题要全面,使用科学的语言。
正确答案
导致土壤(次生)盐碱(渍)化。(2分)干旱地区(2分)大量引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 致地下水位上升,(2分)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2分)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2分)
解析
该地区位于西北地区,过度灌溉易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依据盐碱化的形成过程正确解答即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宁夏平原大量引水灌溉导致的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解题思路
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干旱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形成土壤盐碱化。
易错点
本题答题时环境问题容易解答,但盐碱化的形成过程不易解答,答题时注意使用科学语言,不要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正确答案
排水渠道将多余的灌溉用水(或汛期时大量的来水)和农田退水引到黄河,(3分)缓解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3分)
解析
排水渠道将多余的灌溉用水和农田退水引到黄河,缓解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宁夏平原治理土壤盐碱化的相关措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排水渠道将多余的灌溉用水和农田积水引到黄河,减轻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易错点
本题答题时要使用科学语言,不要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28.材料一 辽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大兴安岭余脉),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全长1345公里,注入渤海,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辽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
(1)简述辽河流域的地势特征。(2)明清以前,科尔沁地区水草丰美,后来逐步演变为沙地。其形成的人为原因是____,治理的主要措施有____。(3)辽河流域是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缺水严重的原因。(4)简述解决辽河流域缺水问题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地势大体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间倾斜
(2) 人类过度开垦放牧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载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3) 自然因素:雨季短,降水集中;区域内植被差,涵养水源能力弱;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人为因素:工业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人口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等。
(4) 加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实行“北水南调”,进行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水耗产业;防止水源污染;实行海水淡化;提高人们节水意识等。
解析
(1)地势特征主要从地势起伏角度考虑,依据图中等高线分布或河流流向可得出结论
(2) 土地荒漠化的认为原因主要是各种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由于该地位于农牧交错带,所以会存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主要从成因入手,调整农业结构、退耕等。
(3) 水资源短缺主要从供和需两方面考虑。工从降水、蒸发分析。需从生产生活用水和污染等方面分析。
(4) 环节缺水的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考虑。开源主要从跨流域调水、水利工程等措施,从而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节流主要从节约、提高利用率等方面入手。
考查方向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2) 土地荒漠化成因及措施(3) 土地荒漠化成因及措施(4) 解决缺水的措施
解题思路
(1)依据图中等高线分布或河流流向正确描述地势特征。
(2) 结合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分析回答
(3) 依据缺水原因,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分析
(4) 依据缓解缺水的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分析
易错点
(1)区别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
(2) 审题未注意人为原因
(3) 未完全掌握某地区缺水成因该知识点
(4) 未完全掌握解决缺水的措施
知识点
24.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等绿洲农业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绿洲农业需要大量灌溉水源,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浪费水源,导致荒漠化产生。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所学知识得知影响绿洲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是水源,然后进行作答。
易错点
对于绿洲农业的生产方式不明确
知识点
25.为减少沙尘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宜实行的发展策略有
①大修水利引水灌溉 ②因地制宣退耕还草
③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④禁止放牧全部圈养
正确答案
解析
西北地区沙尘危害的原因是因为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所引起的,所以应采取保护草场的方式,如果禁止放牧全部圈养对于局部地区牧场压力过大,同时也浪费草场资源。所以选择②和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沙尘危害→沙漠化→过度放牧
易错点
没有准确分析该区域沙尘危害的根本原因。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