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共2956题
(28分)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俄罗斯简图及索契位置、气候图
材料二:2012年俄罗斯对中国进出口主要商品统计表
材料三: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加入WTO。根据入世协议,俄罗斯将逐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本国汽车工业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本土品牌面临困境。
(1)俄罗斯地跨 和 两大洲,疆域辽阔。(4分)
(2)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地带性植被是 ;限制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4分)
(3)索契是2014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其气候类型是 ,与全球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候较温和,原因是 。(6分)
(4)简要说明俄罗斯对中国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5)入世后,俄罗斯本土汽车工业面临挑战,你认为其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亚洲 欧洲(每空2分,共4分)
(2)亚寒带针叶林 热量(每空2分,共4分)
(3)地中海气候(2分)
原因: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阻挡,减轻了冷空气影响;临海(黑海),受海洋调节。(4分)
(4)特点:出口以能源、原料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4分)
原因: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轻工业相对落后;中国轻工业发达,但资源能源相对缺乏。(4分)
(5)措施:政策扶持;与国外合作,促进技术提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每点2分,满分6分)
试题分析:
(1)读图,乌拉尔山、乌拉尔河是亚洲、欧洲的分界,俄罗斯地跨欧洲、亚洲两大洲。
(2)俄罗斯纬度高,大部分领土位于亚寒带,自然带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是最大的地带性植被。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热量。
(3)读图,根据索契的气候资料,7月份是夏季,气温高降水少,1月份是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的特征。
读图可以看到,索契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阻挡,减轻了冷空气影响,所以冬季温和,最冷月气温大于0°C。南临黑海,受海洋调节作用,气温较同纬度其它地区高。
(4)由题目可知,俄罗斯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重工业发达,轻工业相对落后。而中国的轻工业发达,但资源、能源相对缺乏。所以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强,结合材料二表格,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物资以能源、原料初级产品为主,从中国进口物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5)读材料三可知,入世后,俄罗斯要降低关税,要保护本土汽车产业,需要有政策扶持。同时加强与国外合作,促进技术提升。采取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等保护措施。
根据图文材料(左图为卡塔尔区域示意图,右图为该国首都多哈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达到90000美元。液化天然气是由气态天然气冷却加工而成的,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工业园区主要对管道运送过来的气态天然气进行液化加工,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西欧等地。
(1)多哈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8分)
(2)根据多哈的气候特点、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你认为解决该城市用水的主要技术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多哈实施该途径的原因(条件)。(8分)
(3)①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港,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其形成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全年(2分)高温(2分)少雨(2分) 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东北信风控制)(2分)
(2)海水淡化(石油换水)(2分) 多哈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2分);临海(2分);经济发达(2分);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此答案专门针对石油换水);(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3)有良好的港口条件(2分);靠近天然气田(资源丰富);产量大;(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附近有液化气加工厂(邻近液化气工业园区)(2分);与输出国(市场)距离远,适宜海运(2分)。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右图的气候资料分析,该地区终年高温少雨。成因主要从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分析。(2)该地区地处热带沙漠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沿海,海水丰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石油资源丰富),故适宜发展海水淡化技术。(3)影响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港的形成条件主要从港口的自然条件(水域和陆域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资源分布、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等基本概况进而分析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技术途径和影响港口发展的主要条件。
该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4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四点即可,共8分)
正确答案
(1)地形、地势: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热带雨林。(4分)
(2)分布特点: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4分)
(3)有利:地形平坦。不利: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降水多,不利于施工。(8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第(1)题,地形、地势特征应根据上面左图中的图例和河流流向确定;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可借助上面右图上赤道穿过的位置特征确定。第(2)题,对照图例分析苏门答腊岛聚落(城市、乡镇)的分布与河流、地形和海岸线之间的关系。第(3)题,主要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对铁路施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新加坡气候资料,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2)新加坡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据图文材料概括,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自然原因。(4分)
(3)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口约500多万。据上述文字材料概括,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4)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由于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为了阻止海水倒灌,该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除上述措施及 (根据临海角度)、废水回收利用外,该国还向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其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 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6分)
新加坡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居住问题
(5)根据该国2008年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概括该国公共住房的分布特点。(2分)
据图可知,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和 。(4分)
地铁通常指地下铁路;狭义上专指在地底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是大城市交通中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
(6)根据上面的图文材料,概括新加坡大力发展地铁的原因。(6分)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加上我国中西部地区自身在承接产业方面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出现一种新趋势,由以往一味向北边内陆地区转移,开始向南边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7)简要分析我国珠三角地区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主要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4分)
(2)四周环海,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陆地上储存地表水、地下水等淡水条件差;河流短小(4分)
(3)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4分)
(4)修建水坝 海水淡化 海峡
(5)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功能分区 基础设施
(6)(6分)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2分)
大力发展地铁,节省土地,将铁路建于地底可节省地面空间;(2分)
铁路建于地底,可减少地面噪音;(2分)减少干扰,行驶路线不与其它运输系统重;(2分)
节约能源,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2分)
减少污染,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2分)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7)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逐步下降;
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不足;
东南亚土地和劳动力廉价;东南亚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好;
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试题分析:
(1)读新加坡气候资料图可知,新加坡各月平均气温约30度,降水量大,年降水量超过2000mm,属于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成因是位于热带,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新加坡是个岛国,四周环海,国土面积小,约640平方千米。面积小,导致河流短小。岛上地势低平,陆地上储存地表水、地下水等淡水条件差。所以缺水。
(3)结合前面材料,从自然因素看,新加坡是个缺水的国家。由题干内容可知,新加坡面积狭小,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这些社会因素,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的情况。
(4)为解决海水倒灌的问题,新加坡采取了修建水坝的措施。 为了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新加坡还采用了海水淡化 技术。废水回收再利用技术,还经过狭窄的柔佛海峡,向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5)公共住房建设,主要为方便人们的生活、工作、购物、娱乐等,便于人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所以要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
(6)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大力发展地铁,可以节省地表的土地,将铁路建于地底可节省地面空间。还可减少地面噪音,减少干扰,行驶路线不与其它运输系统冲突。建地铁可以节约能源,地铁车速度稳定,还能大量节省通勤时间。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7)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我国经济增长快,经济水平比东南亚国家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逐步下降。要求进行产业升级。 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致使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不足。东南亚地区土地和劳动力廉价,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好。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
(28分)南非是非洲南部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过5000万,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南非等高线地形图(图甲)
材料二:“南非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商品值(图乙)”及“南非对中国出口商品构成(图丙)”(统计时间:2012年1-9月份)
(1)南非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平原面积狭窄,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4分)
(2)奥兰治河上游流量季节变化______(大、小),下游流经________气候区,支流少、流量小。(4分)
(3)南非东岸的洋流按性质分,属于_______流,德班计划耗资约2000万美元,利用沿岸洋流发电,该项目的意义有_________。(6分)
(4)据材料二可知,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是_________,对中国出口商品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南非对主要贸易伙伴普遍存在贸易逆差(即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主要原因是________。(8分)
(5)据统计,2011年有近200家中国企业到南非投资,说出南非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高原 沿海(4分)
(2)大 热带沙漠(4分)
(3)暖(2分)
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缓解南非常规能源紧缺;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每答1点2分,满分4分)
(4)中国(2分) 矿砂、矿渣及矿灰(2分)
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价值较低;工业基础相对较弱,工业体系不完善,多种工业产品依赖进口。(每答1点2分,满分4分)
(5)较低的土地价格;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便利的海陆交通。(每答1点2分,满分6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图中等高线数值大部分在1000米以上,边缘等高线较密集,内部等高线稀疏,判断为高原地形。平原面积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读图,奥兰治河上游位于南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流量小。
(3)读图,南非东岸有30°纬线穿过,洋流属于中低纬度环流,大陆东岸是暖流。利用洋流发电,该项目的意义是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缓解南非常规能源紧缺,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比重,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读图乙可以看到,南非与中国的进出口商品值最高,所以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读图丙可以看到,对中国出口商品中比重最大的是矿砂、矿渣及矿灰。南非贸易逆差的存在原因是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价值较低。工业基础相对较弱,工业体系不完善,多种工业产品依赖进口。
(5)根据材料可知,南非是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人口5000多万,人口众多,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矿产资源,较低的土地价格,巨大的市场潜力,便利的海陆交通,有著名的港口好望角。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相对于伏尔加河,简述鄂毕河的河流特征。(4分)
(2)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分析该区域成为俄罗斯主要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正确答案
(1)河流流向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流程较长;结冰期较长;有凌汛现象;为国际性河流(任意四点得4分)
(2)纬度位置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为优越;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较多;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4分)
试题分析:
第(1)题,河流的水系特征主要包括内外流河、流域面积大小、支流的多少、河流数量的多少等等,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的大小、汛期、含沙量和冰期。伏尔加河是内流河,自北向南流入里海,鄂毕河则是外流河,注入北冰洋,这个不难答出来。鄂毕河的长度比伏尔加河长,所在的纬度位置比伏尔加河高,因此冰期长。由于是由南向北流,又有冰期,所以鄂毕河有凌汛。发源于中国,在中国境内称为额尔齐斯河是地地道道的国际性河流。
第(2)题,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是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用它做模版一一的对照分析就可以了。在俄罗斯这个背景国内,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主要的优势自然条件纬度低,热量充足;地处平原,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伏尔加河和顿河,水源丰富。那里是农业区主要是因为纬度低,热量高。
点评:本题通过俄罗斯区域图考查俄罗斯北亚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及农业区域等问题,难度一般。学生做题时根据河流水文特征的要素及农业的区位因素结合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
【知识拓展】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
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⑧径流量变化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l:巴西略图(图)。
材料:2:以热带丛林般的绿装设计以及“动感都市活力巴西”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巴西馆将人们带到了多姿多彩的巴西,感受绿色中无尽的动感与活力。
材料3:目前除了巴西以外,其它热带国家都鲜有雨林监测的经验。巴西已于2008年在北部城市贝伦建立了一个全球热带雨林监测中心,并将自己获得的资料与其它国家分享,从而为全球雨林监测和有关培训提供参考信息。
(1)对热带雨林的监测主要用到“3S”技术中的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对亚马孙河水文特征的影响。(7分)
(2)巴西北部河流的上游水能比南部河流的水能更丰富,而巴西开发水电的主要方向在南部,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将在②城市
(填名称 2分)举行,请说明该区域附近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5分)
正确答案
(1)RS(遥感)技术 (1分) 热带雨林可以保持水土,减少亚马孙河的含沙量;涵养水源,减少亚马孙河的径流量;削减洪峰,减少径流变化(6分)
(2)南部水电站靠近大城市、工业区,接近市场;(2分)
(3)里约热内卢 (2分) 该区域为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工农业发达;交通运输便利;欧洲殖民者和他们贩卖的黑奴最早到达这里,开发早。(5分)
试题分析:(1)RS指遥感技术主要是为了获取地面信息;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GIS是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并提供对人类实际中有用的信息。对地面事物的监测,获取信息应使用RS;河流水文特征应从河流的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等方面分析,而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其雨林茂密,具有保持水土的生态环境功能,故可分析雨林对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2)影响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不仅有水能资源 ,更应考虑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市场距离和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巴西南部和北部的具体实例分析即可。(3)图示②位于巴西东南部,为里约热内卢。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从地形、气候、交通和历史原因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3S”技术各个的主要功能和区别;②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表现,并能结合世界区域的气候特征具体分析;③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并能结合区域实际具体分析。
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材料三:2006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
(1)据材料一,说出俄罗斯东西向的主要交通方式?并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3分)
(3)据材料三,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2分)
(4)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3分)
正确答案
(1)铁路(运输)(1分);①东西距离远(或国土面积大)(1分);②资源地与消费市场距离远,货运量大(1分);③冰封期长,水运不发达(1分)(任答两项得2分)。
(2)春季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分配不均(2分);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量大。(1分)(共3分)
(3)优势条件:面积广大(1分);自然资源丰富(1分,具体答也可以);
(4)①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②有利于资源开发;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缩小东西部经济的差距。(每项1分,任答三项得3分)
试题分析:(1)结合图示,俄罗斯的河流主要呈南北流向,故东西向的交通主要依靠铁路运动。其原因主要从河流分布、运输距离和资源分布状况等因素分析。(2)直接根据表格信息判断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可。主要从其河流径流量的主要补给水源—季节性积雪融水分析即可。(3)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分析,其亚洲部分的面积、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根据图示的人口迁移方向判断,俄罗斯人口主要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迁移,而结合俄罗斯的资源、经济发展状况等可判断,其亚洲部分人口密度较低,但资源丰富,国土面积辽阔,人口迁入可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其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的发展等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况,掌握影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等内容分析,注意答题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1629年 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徙牧伏尔加河。 1632年 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1644年 和鄂尔勒克返回准噶尔参加东西蒙古各部王公会盟,制定《蒙古一卫拉特法典》,该法典成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1644年 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和鄂尔勒克阵亡。1645年 俄国要求土尔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绝。双方商定土尔扈特游牧区域。此后十余年间,土尔扈特汗国逐渐形成。1655年 土尔扈特汗国与俄国谈判,同意听命于俄国沙皇。1657年 土尔扈特向清朝“贡驼马二百余”。1672年 俄国指令土尔扈特汗国派兵参加克里木战争。此后数十年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征兵。1696年 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贡,庆贺清军击败噶尔丹。1712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抵达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团出访土尔扈特,途中为俄国所阻。1714年 清朝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1731年 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1756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到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帝。1765年 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汗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的侵扰和掠夺。1770年 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1771年 1月17日,渥巴锡率领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乘6万余人。10月15日,渥巴锡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众记》两碑,以资纪念。右图为土尔扈特回归路线示意图。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于1771年1月17日踏上东归征程,7月8日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2)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8分)
本题考查中亚。
(1)中亚地区自然环境的最大特征:干旱,则水资源成为当地发展最大的限制条件。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水草丰美,主要从两地的水源角度分析。
(2)考查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可从气候(气温、降水、风沙等)、地形、水源、植被等因素分析。
(24分)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西部地形特征。(6分)
(2)从地形角度考虑该地不同农业部门应如何分布。(6分)
(3)比较甲乙两处湄公河流域面积特征并简述其原因。(6分)
(4)图上虚线处冬季多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简述其形成。(6分)
正确答案
(1)北高南低;(2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分)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2分)
(2)山区可以林业;(2分)缓坡可以考虑梯田发展种植业;(2分)平原地带发展水稻种植河谷地带发展渔业。(2分)
(3)甲处流域面积狭窄而乙处宽广。(2分)
原因:甲处位于河流上游,山高谷深,少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狭窄;(2分)乙处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地带,便于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大。(2分)
(4)该处为云贵高原,整体北低南高,(2分)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被地形阻挡,(2分)与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云贵高原胶着,形成昆明准静止锋。(2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图示西部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
(2)从地形角度考虑,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区地势陡,耕作不便,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可以发展林业。缓坡可以考虑修梯田,发展种植业。平原地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可以发展水稻种植,河谷地带利用水域多的优势,发展渔业。
(3)从流域面积看,甲处位于峡谷中,位于河流上游,山高谷深,少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狭窄。乙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平原地带,便于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大。
(4)读图可知,虚线处为云贵高原,由于地形阻挡,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云贵高原相遇,二者势力相当,在这里徘徊,形成昆明准静止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