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甲、乙、丙三国轮廓及相关事物分布图,完成以下各题。(10分)

(1)甲国地形特点:                                               

乙国人口分布特点:                                              

丙国铁路分布特点:                                              

(2)关于三国的叙述,正确的是(4分)

E.丙国国土大部分被沙漠覆盖

F.丙国石油资源丰富

(3)如图是三国人口资料图,a是     国,  b是      国,c是      国。(3分)

正确答案

(1)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平原,中部为谷地宽广的山地、南部为高原、山地;

地区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人口稠密,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沿河、沿海分布。

(2)CDEF (3)丙 乙 甲(填国名正确给分)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1)甲为德国,结合图示的海拔分布归纳其地形特征,需指出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分布;乙国为巴西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人口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丙国为埃及,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故人口主要分布于沿河和沿海地区,故影响铁路分布。(2)A项甲国为德国,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北部平原过于温和湿润,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故种植业主要分布于该国南部的山间盆地;错误;B项甲国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无冰期。(3)根据三国的人口增长特征和总人口数判断,a国的人口增长特征为“高—低--高”模式,总人口7403万,判断为埃及;b国的人口增长特征为“高—低—高”模式,总人口超过1亿,判断为巴西;c国的人口增长特征:低—低—低,故判断为德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10分)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江,最终流入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单项选择)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4)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甲国与____合建管道以利于更快从中东进口石油,湄公河河口位置位于_____国家。

(5)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③;澜沧;南(2)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侵蚀(切割) (3)B

(4)甲;乙;戊(5)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湄公河发源于我国,上游为澜沧江,注入南海。(2)图示半岛受我国横断山脉延伸的影响,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3)图示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主要流经我国云南省。(4)图示各国中,甲表示中国,为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我国与缅甸(乙国)合作,通过管道进口中东地区的石油。图示湄公河河口为越南。(5)主要考查区域合作的意义,主要从资源的开发,优势互补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9月,中缅油气管道正式开工,预计2013年6月建成,届时这条长约2380公里的中缅油气管道将每天向中国输送40万桶来自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原油,以及大量产自缅甸近海的天然气。中缅油气管道也成为继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中国第三条主要油气进口通道。起点在马德岛,东侧有深水航道,30万级的油轮可以进入。

材料二 中国西南通向南亚陆上交通示意图与皎漂港位置图

    

(1)翡翠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一种玉石。目前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因而翡翠又称为缅甸玉。翡翠的成因目前有4种观点,第一种为岩浆岩,第二种为变质岩,第三种为……

试用所学知识用第一、第二种观点解释密支那成为翡翠玉石重要产地的原因。(6分)

(2)马德岛的面积约有_____, 试分析油气管道起点设在马德岛的区位条件,对当地经济影响。(12分)

正确答案

(1)密支那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岩层破碎,地壳活跃,地下岩浆活动频繁(2分)。第一种观点为岩浆沿岩层缝隙侵入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翡翠) (2分);第二种观点为侵入的岩浆使与之相邻的岩石变质形成变质岩(翡翠) (2分)。(2)10km2(2分)来自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原油经油轮运输到这里,改为管道运输进行转运(2分)。马德岛外围有半岛与岛屿包围,受风浪的影响小(2分),有深水航道,油轮进出安全方便(2分)。马德岛成为石油的转运点,岛上要修建码头、港口及与之配套的设施(2分)。工程建设给当地流入资金,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建筑、交通、酒店等行业发展,提高经济收入,加快发展速度(2分)。

试题分析:

(1)岩浆岩的形成需要岩浆活动,变质岩的形成需要高温高压,接近岩浆处具有高温高压的条件,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浆活动频繁。密支那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岩层破碎,地壳活跃,地下岩浆活动频繁。第一种观点为岩浆沿岩层缝隙侵入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翡翠);第二种观点为侵入的岩浆使与之相邻的岩石变质形成变质岩(翡翠)。

(2)根据图上比例尺进行计算,马德岛的面积约有10平方千米。根据图上信息,油气管道起点设在马德岛的区位条件及影响有来自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原油经油轮运输到这里,改为管道运输进行转运。马德岛外围有半岛与岛屿包围,受风浪的影响小,有深水航道,油轮进出安全方便。马德岛成为石油的转运点,岛上要修建码头、港口及与之配套的设施。工程建设给当地流入资金,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建筑、交通、酒店等行业发展,提高经济收入,加快发展速度。

点评:根据比例尺计算应注意单位的换算;区位条件的分析应尽量全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巴西人口约1.94亿(2011年),90%以上的巴西人居住在东部的沿海地带。近年来,巴西人口正在向内地和中小城市迁移。这些市镇辖区的经济正在向农业、商业、石油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转型。下图为巴西地形图。

(1)A处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是巴西干旱地区之一。试分析A处年降水量较少的原因。(6分)

(2)为什么说亚马孙河干流水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南岸支流?(6分)

(3)试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4)近年来,巴西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什么?简析这种变化形成的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A处位于高原河谷,(2分)1月处在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7月处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

(2)亚马孙河南岸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2分)干流及南岸支流均位于赤道以南,(2分)故干流水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南岸支流。(2分)

(3)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且变率大(暴雨增多);(2分)陆地径流减少且不稳定,水旱灾害增多;(2分)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2分)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减少)。(2分)

(4)特点: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和中小城市迁移。(2分)

原因:内地环境污染较轻(环境优美),房价较低;(2分)加强内地资源开发,劳动力需求增多;(2分)中小城市产业转型,吸引外地人口迁入。(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A所处位置,位于河谷,1月和7月都为背风坡。A处位于高原河谷, 1月处在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7月处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2)主要和流域面积的大小有关。亚马孙河南岸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干流及南岸支流均位于赤道以南,故干流水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南岸支流。

(3)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且变率大(暴雨增多);陆地径流减少且不稳定,水旱灾害增多;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减少)。

(4)东南沿海人口密度大,环境污染严重。所以人口迁移的特点是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和中小城市迁移。原因:内地环境污染较轻(环境优美),房价较低;加强内地资源开发,劳动力需求增多;中小城市产业转型,吸引外地人口迁入。

点评: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气压带风带、地形等,人口迁移的因素要从迁出地和迁入地两个方面的推力和拉力进行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欧洲西部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

(1)绵延于欧洲南部的高大山系是___________,欧洲西部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

(2)图中0°C等温线走向大致呈______________方向,请简要说明原因。

(3)A河航运发达,主要原因有                                                       

(4)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                            

正确答案

(1)阿尔卑斯山脉  地势低平;平原为主,主要在中部;山地分列南北(2分)

(2)南北    受西风带控制; 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西部沿海; 欧洲海岸线曲折(2分)

(3)流经平原区,水流平稳;降水丰富,流量大;无结冰期;流经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2分)

(4)工业化起步早;水路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2分)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1)了解欧洲的地形分布,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地形特征需要指出其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2)结合图示0°C几乎与海岸线平行,反映主要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3)A河流为莱茵河,其航运发达主要从河流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河流落差和沿岸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4)从影响工业发展的原因:交通、科技、劳动力和历史基础等几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某公司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a、b两国为发展中国家,c、d为发达国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Ⅰ阶段,该企业向a国进行产业转移,其主要原因是利用a国的 _______ 。

(2)在Ⅱ阶段,该企业向b、c、d三国也进行了产业转移,其主要因素是 ________ 。

(3)该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_ 。

(4)在该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推动了世界经济联系的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廉价劳动力

(2)接近产品消费市场

(3)合资、新建、收购、兼并

(4)全球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及知识的迁移、变通能力。在阶段I,该公司首先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而原料由发达国家输入,产品又销往b、c两国和本国,所以此时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利用a国廉价的劳动力;在II阶段,该公司不仅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也向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并且产品主要是在生产所在国销售。此时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接近市场;从图中提供信息可知该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形式有合资、新建、收购、兼并等;该公司进行产业转移,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地域的国家联系在一起,促进了经济联系的全球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阅读下面“世界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A、B两地降水的异同点。(3分)

(2)图中甲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指出该流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4分)

(3)概述过度灌溉对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

正确答案

(1)相同点: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分) 不同点:A地降水总量少于B地;(1分)A地冬季多雨,B地夏季多雨。(1分)

(2)混合农业(1分)  水资源短缺(1分) 开源(跨流域调水或“东水西调”,引河水灌溉,抽取地下水);(任答1个要点,1分) 节流(发展节水农业,研发推广节水技术)。(任答1个要点,1分)

(3)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1分) 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1分) 在极干旱时,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1分)

试题分析:此题难度较大,解答此题关键是进行空间定位确定是澳大利亚,从而图中甲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1)对比A、B两地的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可知A、B两地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A地降水总量少于B地,A地冬季多雨,B地夏季多雨。

(2)根据经纬读可以确定,该地区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地区,图中甲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由于该流域为大分水岭的西侧,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所以水资源短缺是该流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解决缺水问题的主要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回答。

(3)甲河流域地势较低,降水量少,过度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上游灌溉用水过多,还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国际奥委会于2009年10月2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投票选出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9月初国际奥委会公布四个候选城市是芝加哥、马德里、里约热内卢、东京。最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获得举办权,这也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里约热内卢在四个城市中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2)里约热内卢所在国拥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该河流水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3)从图中可以看出里约热内卢是巴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原因。

(4)常以“三月如冰九月如烘”来形容马德里季节分明的气候特点。分析其成因。

正确答案

(1)位于南半球;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临大西洋。

(2)该河流流域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北、西、南三面汇入该河。

(3)该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温暖湿润;临海交通便利;欧洲殖民者最先到达的地区,发展的历史比较悠久。

(4)马德里地形闭塞,气候的大陆性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1)地理位置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周边位置等方面分析。

(2)该河流指亚马逊河,其流量大主要从气候类型和河流特征分析。

(3)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从地形、气候、交通和历史条件等方面分析。

(4)马德里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气候的大陆性强,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0分)

材料一: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东亚部分区域示

(1)亚马孙河流量大,水流平稳,但航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①___                     _;②___                           _。(4分)

(2)日本和巴西工业分布的相同特点是___           ____        ,形成该分布特点的不同原因分别是____     ___        __和___      ___           _。(6分)

正确答案

(1)①人口稀少(2分) ②经济欠发达(2分)

(2)临海分布(2分)

日本:资源贫乏(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产品大量出口(2分)

巴西:东南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春季我国西南旱灾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据报道,此次我国西南五省区市(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因旱受灾超过5000万人,饮水困难人数达1609万,而此时的湄公河流域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情。由于湄公河处于中国西南某河流的下游,于是该流域一些国家的民众、媒体和学者,有意或无意把矛头指向中国,声称中国在上游已建或在建的11座水坝断流截水,才造成他们河水干涸。有些组织还计划向中国驻泰国使馆递交请愿信,要中国负责。但中国专家和该流域国家的官方机构都表示,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泰国北部和老挝干旱所致,跟中国建水坝毫无关系。

(1) 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它在中国境内称为                  江。

(2) 结合你所学知识,判断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

(3)面对如此巨大的旱情,从实际出发,简单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缓解西南的旱情?(4分)

正确答案

(1)③     澜沧江 (4分)      (2)ACD (2分)

(3)①进行人工增雨;②开采地下水;③推广节水农业;④种植耐旱作物;⑤积极宣传节约用水等。(4分,答对其中四点或者其他有理皆可得适当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湄公河为中南半岛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上游为我国的澜沧江。(2)干旱属于环境问题;但该地区位于季风区,为湿润地区,故B错误。(3)缓解旱灾主要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

下一知识点 :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