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7分)

(1)图中数字①—④代表的城市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 (填写数字代号)。

(2)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②城市飞往④城市,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

(3) A大洲的土著居民为 ___________人,其人种类型为___________。

(4) B大洲西部沿海最主要的是什么气候类型?简述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1)④ (2)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3)因纽特人 黄色人种 (4)温带海洋气候 位于40°--60°N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加上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等。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轮廓,判断该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所以只有④是在西半球,即160°E到20°W之间。

(2)两地同在北半球,④地在②地西边,所以从②城市飞往④城市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3)北极圈附近的长住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他们属于黄色人种。

(4)根据轮廓可以判断B大洲是欧洲,其西部沿海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位于40°--60°N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加上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区域示意图(图8),回答问题(10分)

图8

(1)图示区域内的河流的流向?并简述其原因。(4分)

(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几条河流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为什么?(6分)

正确答案

(1)自南向北2分 区域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势南高北低。(2分)

(2)由于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3分 )

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广布沼泽,无法耕作。(3分)

本题考查俄罗斯。

(1)结合俄罗斯的地势分布,南高北低判断河流多向北流。

(2)由于该地区所处纬度高,故气候寒冷,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且该地区的河流中下游地区沼泽广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关于丹麦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

丹麦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它矿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进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开采、造船、电子、化工等,产品60%以上出口。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发达。2008年丹麦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4%,农业占4.2%,2009年第三产业产值占58.2%。

(1)简要分析丹麦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与同纬度大陆东部地区相比,丹麦2月份气温有何特点? 分析其成因。试分析丹麦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的原因。(4分)

(3)丹麦是世界上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说明其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4分)

正确答案

(1)河流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无冰期;含沙量小。(每点1分,共4分)

(2)2月气温较高;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2分)丹麦深受海洋影响,增温较慢。(2分)

(3)提高能源自给率,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能源利用多样化,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减少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任答2点,给4分)

试题分析:

(1)丹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温和湿润,河流短小,水量不大,含沙量小,水位的季节变化小,无冰期。

(2)由于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2月份月均温2℃,比同纬度大陆的气温高;丹麦属半岛国家,陆地伸向海洋内部,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海洋性强,所以气温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

(3)从图表中可知:煤炭、石油的消费量减少,天然气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增加。由此可得出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注重环境保护;提高能源自给率,减少对国外的能源依赖;总能耗不变,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来提高GDP的增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大陆温度        ,说明其原因。(3分)

(2)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        ,并简述其原因。(3分)

(3)b海区洋流形成的原因及对沿岸的自然带的影响。(3分)

正确答案

(9分)

(1)高;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 (3分)

(2)B;因为a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或答a地年降水量分布均匀,年温差较小)。(3分)

(3)底部海水上升补偿;寒流使得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到靠近赤道的地方。(3分)

本题考查有关气候、降水、自然带的相关知识。(1)沿海地区温度高要从洋流去着手。(2)a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交差小,最冷月温度在零度以上,降水的季节分布也很均匀,年降水量约800-1000MM之间。(3)此处为秘鲁寒流,使沿岸降温减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R河为 ____________河,它主要补给是                   ,该河流河水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C河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主要流经的国家是                   。(6分)

(2)描述A区域降水情况,并分析原因。(4分)

(3)印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请你评价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4)图中B所在地形区是其所在国年太阳辐射最强,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试从大气热力过程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最强,气温低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恒河;雨水;冰雪融水;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旱雨季,降水季节差异大;印度河;巴基斯坦(每空1分)

(2)降水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雨季(6-9月);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因为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每要点1分)

(3)光热充足;土壤肥沃(2分)

(4)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少,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该地区为印度半岛。两条主要河流为恒河和印度河。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2)直接根据图示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和当地的气候类型判断降水情况。(3)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4)B为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主要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共12分)阅读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两区域图

材料二 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

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1)请说出图一所示半岛与图二所示岛屿的气候类型名称,并描述其分布的差异。(4分)

(2)试说明图一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据此分析该半岛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4分)

(3)简要评价甲地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并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甲半岛分布有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乙岛分布有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甲半岛气候类型分布呈南北更替,乙岛的气候类型分布呈东西更替。(4分)

(2)特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等温线东部较西部密集。城市分布在半岛西侧的沿海平原。原因:据等温线分析半岛的东部海拨高,是山地地形,西部的沿海是面积较大的平原。因此,城市分布在半岛西侧的沿海平原。(4分)

(3)有利条件:雨热同期,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不利条件:多水旱灾害,多山地少平原。原因:甲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甲国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乙国水热条件好,农业较落后,土地租金低;两国均临海,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来运输粮食。(4分)

(1)根据轮廓可知,甲是朝鲜半岛,其北部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是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西部是热带草原气候。(2)等温线的弯曲受地形的影响。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原因从地形分析。(3)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不利影响 洪涝灾害。甲是韩国,经济水平高,但人均耕地少;乙经济落后,土地广阔,所以可以优势互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14分)

2005年7月底,印度孟买地区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大的降水工程,死亡人数突破1000人。灾民达2000多万。经济损失达lO0亿美元。孟买市1/3地区已完全瘫痪。

(1)图中字母代表孟买的是_______,该市所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试分析其原因

(2)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农作物)分布区。评价印度发展这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1)b (2分) 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很大(4分)

(2)水稻(2分)

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雨季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⑤人口稠密,劳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6分)

本题考查印度。

(1)查地图了解印度的重要城市分布。由于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故多旱涝灾害。

(2)根据该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分布于半岛沿海和恒河平原,故判断为水稻。影响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不属于有利条件不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等高线地形图。

(1)试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人口分布集中在中部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地处热带,终年高温。(1分) 处在东部山地的迎风坡,东部沿海暖流的加湿作用,稳定的东南信风从海上(印度洋上)带来丰富水汽,降水十分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3分)

(2)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西部的热带草原地区气候炎热,易发生旱灾,东南部沿海易遭受飓风侵袭,均不适宜人类居住;而中部的台地,地势较高,气候凉爽,适宜生产生活,因此人口成为密集区。(4分)

试题分析:

(1)马达加斯加岛在非洲东部,南回归线穿过,地处热带,终年高温;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有丰富的降水;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了全年高温,降水十分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的热带雨林气候。

(2)马达加斯加岛地处热带,东部为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西部的热带草原地区气候炎热,雨旱季争明,易发生旱灾,东南部沿海易遭受飓风侵袭,均不适宜人类居住;而中部的台地,地势较高,气候凉爽,适宜生产生活,因此成为人口密集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下图为某区域图。甲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700余米。

(1)甲湖被誉为当地的“巨型空调”,试说明原因(4分)

(2)分析乙城市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从甲湖调水至乙城存在哪些不利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水体的比热容较大,夏季吸热,冬季放热;该湖泊水域面积大,储水量大,因此对当地气温有很大的调节作用。(4分)

(2)乙城缺水的自然条件:乙地远离海洋,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地表径流少,河流水量少等。(答对2点得4分)

调水的不利条件是:自北向南地势增高;路程较长;冬季河流结冰;跨国调水等。(答对2点得4分)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经纬网和湖泊形状可以判断为贝加尔湖,流入改湖的河流多,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700余米。由于水体的比热容较大,夏季吸热,冬季放热,对当地气温有很大的调节作用。

(2)乙城位于西伯利亚,身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加之晴天多,蒸发旺盛,导致缺水。

从甲湖至乙城地势增高;纬度高(50°附近),冬季寒冷,河流结冰甚至封冻;甲国是俄罗斯,乙国是蒙古,跨国调水需国际合作;调水的距离较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25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与甲区相比,说明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4分)

(2)总结丙区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6分)

正确答案

(1)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2分),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2分)

(2)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2分)

夏季: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降水多。(2分)

冬季: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降水少。(2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分析,注意结合甲乙两地的实际。(2)图示丙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其成因主要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和季风的角度分析。

下一知识点 :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