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北宋的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C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D打击官僚地主和抑制土地兼并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熙宁四年(109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祖宗法制俱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回答:“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段君臣对话说明北宋中期社会改革难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A皇权受制于士大夫

B士大夫反对任何变革

C改革损害官僚集团利益

D改革未能兼顾国家与百姓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后期某年北宋税赋总收入为52010000石(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占30%,工商税占70%。以下说法不能反映该数据的是

A民营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B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政府的“抑商”政策有所松驰

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促进了政府收入的增加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A商鞅

B杨炎

C王安石

D司马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

A增加税收

B整顿军队

C富国强兵

D科举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进行改革,其中心内容是

A整顿军队

B改革财政

C改革科举

D整顿吏治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流放,由此我们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是

A改革有很大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往往没有好场

C改革应彻底扫除旧势力,以防止其反扑

D作为改革者,须具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的新法被废止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宋神宗态度的动摇

B新法推行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D王安石本人的动摇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宋过分集权带来的恶果有 ()

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庞大

③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优化人才选拔方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人认为:“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王安石变法简论》)该观点

A论据充分,结论正确

B论据充分,结论不正确

C论据不充分,结论正确

D论据不充分,结论不正确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B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D军队增多,战斗力提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一项措施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欧洲的宗教改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王安石变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