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综合
- 共44题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1)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 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基础。
Al(OH)3+OH-=[Al(OH)4]-或Al(OH)3+OH-=AlO2-+2H2O
2)生成的是NaAlO2溶液,通入CO2气体有Al(OH)3白色沉淀生成,并且生成NaHCO3,加入盐酸有CO2气体产生、Al(OH)3沉淀溶解。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要比较扎实的基本功。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这样设问学生经常接触。
4)CO2+Ba(OH)2=BaCO3↓+H2O,基础简单的方程式书写。
5)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会影响测量,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保证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因为整个装置中不需要干燥,有水份不会影响CO2吸收。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C瓶中是足量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响CO2吸收,所以不需要除去CO2中的HCl,选cd。
6)BaCO3质量为3.94g ,n(BaCO3)=0.0200mol, 则n(CaCO3)=0.0200mol,质量为2.00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此问计算比较简单。
7)Ba(OH)2溶液还吸收了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造成质量偏大,所以可以回答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
知识点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A项正确;步骤(2)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B项正确;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C项错误;步骤(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得到甲苯,D项正确。
知识点
26.乙醛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如果条件控制适当,析出的银会均匀地分布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这个反应又叫银镜反应。银镜的光亮程度与反应条件有关。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在课外活动中对乙醛的银镜反应进行了探究。
Ⅰ. 探究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读表若只进行实验1和实验3,其探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
(2)推理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mL,乙醛的量为3滴,水浴温度为40℃,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是__________;要探索不同水浴温度下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条件,除了测量银镜出现的时间外,还需要比较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银镜的__________ 。
(3)进一步实验 若还要探索银氨溶液的用量对出现银镜快慢的影响,如何进行实验?
Ⅱ. 探究对废液的回收处理:
银氨溶液放久后会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造成银资源的浪费。通过查找资料,已知从银氨溶液中提取银的一种实验流程为:
操作④的方法是:把Ag2S和铁粉放到烧杯中加浓盐酸搅拌煮沸,使Ag2S变成银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获得的银粉中含有少量没有反应完的铁粉,除去铁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填编号)。
(5)操作④应在(填实验室设备名称)__________ 中进行。
(6)要洗去试管壁上的银镜,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名称)。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比较乙醛用量不同时生成银镜的时间
(2)在6.5~9min之间;光亮程度
(3)保持其他的实验条件不变,改变银氨溶液的用量,测量生成银镜的时间
(4)Fe+2H+==Fe2++H2↑;b e f
(5)通风橱
(6)硝酸
知识点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l∶l(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1/L),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_______________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_______________。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 → 浸泡溶解 → 过滤 → 残渣烘干 → 冷却、称重 → 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己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_______________,后溶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正确答案
(1)abc
(2)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3)无水CaCl2 偏低
(4)b d
(5)石蜡 CaCO3
(6)两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或小于)0.001
解析
略
知识点
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A、B装置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蒸馏水、NaOH固体、MnO2
(1)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有(结合化学用语解释) 。
(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
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 。
(4)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①甲认为可调节K1和K2控制A、B装置中的产气量,应(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A中的产气量,或(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B中的产气量。
②乙认为可在装置E、F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填序号) 。
(5)为实现该反应,也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替换上述
装置中虚线框部分,化合物X为 。
NH4HCO3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2)在氨水中存在平衡:NH3 + H2O NH3·H2O
NH4+ + OH—,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增加,平衡向左移动,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均有利于NH3逸出
(3)①2NO+O2==2NO2
②NH4NO3
③3Cu+ 8H++2NO3—=3Cu2+ +2NO↑+4H2O
(4)①增加 减少
②abc
(5)Na2O2
NH4HCO3分解放出NH3;同时放出的CO2和H2O与Na2O2反应生成O2
知识点
简缩记忆法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实验,记忆简缩正确的是
①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②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的大颗粒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③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④气体的鉴别通常的步骤是:一看颜色、二闻气味、三用“火”试、四用试剂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11.下列各项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酶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