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商业的发展
- 共996题
1
题型:
单选题
|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为朋矣”,“缙绅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纳(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康熙帝19岁那年亲自到先农坛,祀先农神、行耕籍礼,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不过他在位61年,先后55次遗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可能出现在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古代的经济政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