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 共98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8月以来,我国甘肃舟曲、四川绵竹和汶川、云南贡山等地相继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而连续的暴雨给救灾又带来困难。
(1)上述三个泥石流发生地,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2)试分析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都位于横断山区(位于我国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形陡峭。 (2)位于地质活动带上,岩体破碎脆弱(多裂隙);山体陡峭;多暴雨;植被少。
略
读“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
小题1:图中甲、乙风向符号正确的是____。
小题2: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的正确排列是________。
小题3:目前世界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仍出现严重的沙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为了防治沙漠化进一步扩展,我国正在进行的人类最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甲
小题2:C、A、B
小题3:干旱、降水少、过度放牧、垦殖等
小题4:三北防护林体系
这是一幅人类治理沙漠,利用自然资源的示意图,从图示来看,C图是最早时期,表现在树、草较小,沙丘形态明显,陡缓分明,为流动沙丘。从沙丘形态来看,缓坡为风来的方向,受重力影响,在风的去向形成陡坡。沙漠化现象是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所致,一般形成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的过度放牧、垦殖等造成地表缺乏植被保护,风力作用使沙丘流动,形成流动沙丘。从图示来看,植树种草是防治沙漠化进一步扩展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人类最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三北防护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滑坡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以重力为主要的自然营力作用下或在人类工程
活动影响下发生发展的斜坡变形运动,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数量多,规模
大,分布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等特点。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为:一是地质条件
和地貌条件,这是滑坡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这是滑
坡发生的诱发因素。
材料二:图为“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
材料三:下表是对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二,判断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下列 、 、 地区(填入下列字母代号),原因是 。(5分)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2)根据材料三,滑坡与 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5分)
正确答案
(1)BCE(3分) 原因:地形由平原向山区过渡,斜坡较多;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相互作用地区,降水较多;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人类活动广泛且
程度大,植被破坏严重,这些都为滑坡和泥石流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2分,1点
1分,答2点可得满分)
(2)暴(1分) 滑坡一般发生在雨季(2分),滑坡常发生区一般为(全年、季节性)降水丰富的地区。(2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周边地区。原因主要从地形、降水量、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去分析。
(2)读图可知,雨型越大,降水量越多,发生滑坡个数越多。滑坡一般发生在降水丰富的地区,主要发生在雨季。
读下面的“地质构造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A是________,该地形成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B地钻井,是否能找到石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各类岩层的相互关系看,最晚形成的岩体是________,该岩体附近________(能、不能)找
到大理岩。
(4)图中甲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地。
(2)是,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3)花岗岩;能
(4)地震或火山喷发或滑坡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图见答题卡):(共20分)
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
(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
正确答案
(1)西南高东北低(4分) 河流从西南向东北流(4分)
(2)高温多雨的气候(4分)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4分)
(3)突发性(2分) 群发性(2分)
试题分析:(1)地势特征应分布该地区的地形高低起伏的分布,可结合图示的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地势分布。(2)由于该地区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多雨,且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防疫条件较差。(3)地震是由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发生具有突发性,而地震引发海啸,又引发疾病,故反映了自然灾害的群发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图示的经纬度、河流流向等基本信息,结合世界区域地理概况和自然灾害的特征分析即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