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 共98题
根据以下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7分)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07年8月14日电:日前,受今年第7号台风“帕布”和第8号台风“蝴蝶”的影响,广东雷州半岛、山东半岛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广东湛江、茂名部分地区强降雨超过200年一遇。9日至12日,山东威海市平均降雨量超过300毫米。与此同时,江西、湖南两省大部持续受旱25至40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人畜饮水困难突出。湖南有11个县市区旱灾频率超过50年一遇,江西省一些县市的受旱程度也超过特大干旱的2003年。目前,雨情、旱情仍在一些地方持续……
材料二:湿润系数是指一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科学家们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湿润系数图
(1)台风经常给人类社会带来较大灾害,它的危害主要是由 、 、 造成的。但台风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益处,如在我国,台风的益处表现在 。(5分)
(2)材料一中江西、湖南等地持续干旱,从天气系统来说,主要是受 控制。(1分)
(3)在野外遇台风袭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1分)
(4)我国是一个旱洪灾害频繁的国家,请从气象角度分析我国多旱洪灾害原因 。(6分)
(5)图中C地区湿润系数 (大于、小于)0.05,C所在地地形区名称是 。(2分)
(6)为抑制图中湿润系数小于0.65地区的荒漠化发展,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分)
正确答案
(1)狂风 特大暴雨 风暴潮(3分) 带来丰沛降水,缓解旱情; 带来清凉,缓解酷暑天气。(2分)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1分)
(3)C(1分)
(4)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影响,而夏季风的推进与撤退是有时间性的,因而即使夏季风正常年份,我国仍然存在雨带逗留期间降水多而引起的区域性洪灾及雨带未到或撤走后的区域性旱灾(如华北的春旱、江淮的伏旱)(2分)。而夏季风每年强弱有不同,过强过弱年份都可以使全国旱涝灾害加剧(2分)。我国还多台风侵袭,台风每年也给全国许多地方带来洪涝灾害(2分)。
(5)小于(1分) 塔里木盆地(1分)
(6)生态退耕;植树造林;工程固沙(答对1点1分,满分2分)
考查了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我国的自然灾害。
(1)根据教材中选修部分关于台风的说明,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由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造成的。但台风给人类带来一些益处,如在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缓解旱情、缓解酷暑天气等。
(2)材料一中江西、湖南等地的湿润系数比较高,说明比较干燥,是因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3)考查了应该怎样应对自然灾害。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和教材相关说明,在野外遇台风袭击,应该选择低洼地伏倒或坑洞躲避。其他的措施都是有安全问题的。
(4)考查了气候的因素的分析。根据一般的气候、气象的分析规律,再结合我国的气候变化特征,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影响,而夏季风的推进与撤退是有时间性的,因而即使夏季风正常年份,我国仍然存在雨带逗留期间降水多而引起的区域性洪灾及雨带未到或撤走后的区域性旱灾。
(5)根据等值线“大大小小”的规律,该处的值应该是小于0.05的,根据经纬网定位,该地区是塔里木盆地。
(6)根据教材提供的模板,治理荒漠化的一般思路是生态退耕;植树造林;工程固沙。
阅读资料,完成下题(8分)
资料一:我国幅员广阔,但森林面积相对较少,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0%,其中天然林地面积更少。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而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且危害严重,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资料二:我国森林主要害虫——松毛虫,松毛虫发生频率的地区差异:常发区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以上的地区。偶发区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的地区
(1)据资料说明森林病虫害的主要危害:
(2)据资料说明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原因:
(3)资料二表明导致森林虫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正确答案
(1)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2)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
能力降低,而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
(3)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略
“读我国近几年洪涝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我国东南沿海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气象方面分析形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形成东北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近些年来,我国洪水分布地区经常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除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试分析影响图中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台风侵袭。
(2)准静止锋长期滞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3)受夏季锋面雨的影响。
(4)河流中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剧增,加大了因暴雨而酿成洪灾的可能性;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淤积和人们大量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进而使其调洪、蓄洪能力大大减弱,加重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采,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
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口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 ℃及以下)。
(2)年降水量约600 (580 ~620 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 月或l2 月至次年3 月)。
(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I 一3 月或l2 月至次年3 月);旱灾,其他季节(4-12 月或4 一ll 月,簪春、秋季即可) 。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井使水面与高台(台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43、读下列资料与黄河某河段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回答:
材料一: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长1050千米,20世纪30年代由于长期缺乏治理,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灾害频发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为了对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美国国会通过了成立,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材料二:黄河某河段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
(1)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和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中,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恶化,灾害频发,具体表现为:资源破坏:_______生态环境破坏:_______灾害频繁:_______
(3)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综合开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六方面。
正确答案
(1 )梯级开发
(2 )土壤贫瘠;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3 )水资源; 土地;防洪 ;发电 ;水产养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