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共1506题
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建议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和探亲旅游。“三通”是指
①通航②通话③通信④通邮⑤通商⑥通电
[ ]
正确答案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
正确答案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
正确答案
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
①当时国际部分地区局势动荡不安②台湾当局出现了“台独”的倾向
③美国对中国还是有所顾忌④共产党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 ]
正确答案
1980年以来,海峡两岸出现一股和缓松动的暖风,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定居的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下列不属于出现“和缓松动的暖风”的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012年2月13日至17日访问美国。由于台湾方面马英九连任,两岸关系进一步和缓,台湾问题不是习近平此次访美的重要议题,但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透露,习主席访美期间举行的一系列会谈中,中方“不例外”地提到了台湾问题。这表明
[ ]
正确答案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话:“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 ]
正确答案
“自从1949年台湾同胞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 ]
正确答案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湾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这一活动的举办表明
①两岸交流增添了新的渠道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广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 ]
正确答案
2008年11月3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应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邀请,率团访问台湾。访台期间,签署了四项协议,有力促进了两岸直接“三通”。“三通”指的是
[ ]
正确答案
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他指出海峡两岸“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谈判地位平等,议题开放”。“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的前提和基础是
[ ]
正确答案
“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
[ ]
正确答案
“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两度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 ]
正确答案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30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 ]
正确答案
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