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8.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图5),完成下题。

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地域位于安第斯的山脉的西侧,受山脉阻挡,热带荒漠带没有向东延伸,而是呈南、北狭长分布,沿岸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加剧了当地的干旱程度,使沙漠带直达赤道附近,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南美洲的热带沙漠带在太平洋沿岸南北延伸较长的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该地域位于安第斯的山脉的西侧,受山脉阻挡,热带荒漠带没有向东延伸,而是呈南、北狭长分布,沿岸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加剧了当地的干旱程度,使沙漠带直达赤道附近。

易错点

本题只要抓住该沙漠带的形成主要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造成的即可解题。

知识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12 分

植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我国,大致以100°E为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西部。读“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1.造成100°E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降水

C冰川

D海拔

2.在我国30°N附近地区,100°E以西叶面积指数较小,发展农业遇到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土壤

本题只要能够正确判断出该地属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对照各个选项即可正确解答

A从新疆向东依次出现的沙漠,草原和枫叶

B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出现的自然植被

C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

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点点绿洲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我国的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植被页面指数较低,100°E以东与30°N的交汇处,随着地势的降低,距离海洋越来越近,且位于阶梯的过度地带,多地形雨,降水增加的幅度较大,植被页面指数大幅度增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造成我国100°E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影响因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我国的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植被页面指数较低,100°E以东与30°N的交汇处,降水增加的幅度较大,植被页面指数大幅度增加。

易错点

本题易错选D,海拔高度对植被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没有水,任何植物无法生长。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我国30°N附近地区,100°E以西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度地带,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不足,是当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在我国30°N附近地区,100°E以西叶面积指数较小,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我国30°N附近地区,100°E以西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度地带,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不足是当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易错点

本题只要对我国各地的地形地势与气候分布图准确掌握,即可准确解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国30°N附近地区,100°E以东区域,与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从新疆向东依次出现的沙漠,草原和枫叶的特点与题设中的描述的地点的规律一致。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30°N附近地区,100°E以东区域,与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我国30°N附近地区,100°E以东区域,与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从新疆向东依次出现的沙漠,草原和枫叶的特点与题设中的描述的地点的规律一致。

易错点

本题只要能够正确判断出该地属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对照各个选项即可正确解答。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8 分

下图为我国某地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由图示信息可以推断,该地

A阳坡光照充足,植被茂盛

B阳坡降水充沛,植被茂盛

C阴坡水分较好,植被茂盛

D阴坡热量充足,植被茂盛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区落叶阔叶林和落叶植被的分布面积较大,我国北方地区以落叶林为主,A选项正确;我国南方地区以常绿林为主,B错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林地面积较小,C错误,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地理的差异及自然带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根据图中信息,结合不同植被的分布状况及选项中不同地区的植被分布状况回答即可。

易错点

部分学生根据草地的面积较大,容易错选成C选项或者D选项。我国南方地区多以常绿林为主。

教师点评

本题以数据图为载体,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地理知识,难度中等,符合考查要求。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各种植被类型中,阴坡的植被分布状况好于阳坡,推断阴坡的水分条件好于阳坡,结合选项,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域差异,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读图,从图中对比分析阳坡和阴坡的植被状况即可。一般而言,植被生长状况好的,水分条件教好。

易错点

本题容易错选成A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阳坡的热量条件充足,但图中显示阳坡的植被分布小于阴坡。A、B错误;阴坡的热量不足,D选项表述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12 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日本本州岛

B澳大利亚大陆东部

C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D南美洲南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图中山脉东侧的植被是荒漠,对应的气候是温带荒漠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山脉东侧的植被是荒漠,对应的气候是温带荒漠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易错点

本题答题时要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规律,找出对应的植被类型,从而得出结论。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图中的山脉西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东侧是荒漠,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的不同,体现了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的差异,对两地自然带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地形,故C正确,洋流只影响沿海地区,不能影响东西两坡,故D错误;两坡坡度相同,光照热量不是差异的主要原因,故AB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的形成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的山脉西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东侧是荒漠,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的不同,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易错点

不同容易错选A,洋流只能影响沿海地区,不能影响东西两坡。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大量西岸为落叶阔叶林,判断大陆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只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可能在南美洲南北西侧,故D正确;图中西部临海,说明位于大陆西岸,故A错误;澳大利亚西岸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错误;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是热带雨林气候,故C错误,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大量西岸为落叶阔叶林,判断大陆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只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可能在南美洲南北西侧。

易错点

本题结合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图中所给的有用信息作答,即可正确答题。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12 分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圈(图3,单位mm),完成5-7题。

5.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西部近海地区的天然植被最可能为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阔叶混交林

C稀树草原

D常绿硬叶林

6.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河湖沿岸地区适宜

A种植黄麻

B种植棉花

C种植甘蔗

D种植水稻

7.近两年分布在图示区域的古城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A地震频繁发生

B酸雨酸雾增多

C强沙尘暴肆虐

D内乱战火不断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考查方向

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带

解题思路

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地的植被。

易错点

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无法正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无法判断植被类型。

教师点评

考察自然地理整体性,地理事物分布规律。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经纬度和图示降水量,该地位于亚热带降水较少的地区,光照充足,故应种植棉花,故答案选B。

考查方向

农业区位的布局,农作物的布局。

解题思路

根据该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该地为亚热带地区,应种植亚热带植物,降水较少,种植需水量较少的农作物。

教师点评

考察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经纬度,确定该地是中东地区,中东民族、宗教、政治问题较多,战乱不断,损坏文物古迹,故答案选D。

考查方向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解题思路

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为中东地区,战乱不断,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利用经纬度无法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该地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下一知识点 :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成因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