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

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记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更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功能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记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3)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7.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真理的客观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2.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2002年塑料袋“百岁诞辰”之时,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现今,“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

④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塑料袋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生活,被称为白色革命,但塑料袋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被称为白色污染,无论是白色革命,还是白色污染,都是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认识的不同说明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②④正确;认识和实践是对立统一的,①错误;③是不可知论,错误。该题选C。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1.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图3)讽刺了一些人(     )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9.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1.毛泽东说:“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真实更可靠

②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好主意”的前提条件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冥思苦索无助于“好办法”、“好主意”的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9.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的反复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中国既是茶得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联系的客观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5.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下一知识点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