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 共16题
23.某研究小组用下列装置探究SO2与酸性Fe(NO3)3溶液的反应。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________,说明SO2具有_________性。
(4)甲乙两同学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甲同学:在酸性条件下SO2与Fe3+反应;
乙同学: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按甲同学观点,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乙同学观点,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
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_________。
23.元素周期表中VIIA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a.Cl2、Br2、I2的熔点
b.Cl2、Br2、I2的氧化性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HCl、HBr、HI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
KClO3晶体
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NaCl +
H2O →
NaClO3 +
______。
II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D是_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
B → A + 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化学题题中任选一道做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草酸(乙二酸)可作还原剂和沉淀剂,用于金属除锈、织物漂白和稀土生产。一种制备草酸(含2个结晶水)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CO和NaO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酸钠、甲酸钠加热脱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
(2)该制备工艺中有两次过滤操作,过滤操作①的滤液是( ),滤渣是( );过滤操作②的滤液是( )和( ),滤渣是( )。
(3)工艺过程中③和④的目的是( )。
(4)有人建议甲酸钠脱氢后直接用硫酸酸化制备草酸。该方案的缺点是产品不纯,其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 )。
(5)结晶水合草酸成品的纯度用高锰酸钾法测定。
称量草酸成品0.250 g溶于水,用0.05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浅粉红色不消褪,消耗KMnO4溶液15.00 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列式计算该成品的纯度( ) 。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 )。
(2)硅主要以硅酸盐、( )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 )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 )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 。
(6)在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如右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 。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 ) 。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已知烃B分子内C、H原子个数比为1︰2,相对分子质量为28,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1)B的结构简式是( )
(2)反应①是D与HCl按物质的量之比1︰1的化合反应,则D的分子式是 ( )
反应②可表示为:G + NH3 → F + HCl (未配平),该反应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化合物均用结构简式表示):( )
化合物E(HOCH2CH2Cl)和 F [ HN(CH2CH3)2 ]是药品普鲁卡因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普鲁卡因的合成路线
如下:(已知:)
(3)甲的结构简式是( )。由甲苯生成甲的反应类型是( )
(4)乙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普鲁卡因有两种水解产物丁和戊 ①戊与甲互为同分异构体,戊的结构简式是( )
②戊经聚合反应制成的高分子纤维广泛用于通讯、宇航等领域。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已知烃B分子内C、H原子个数比为1︰2,相对分子质量为28,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1)B的结构简式是
(2)反应①是D与HCl按物质的量之比1︰1的化合反应,则D的分子式是
反应②可表示为:G + NH3 → F + HCl (未配平),该反应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化合物均用结构简式表示):
化合物E(HOCH2CH2Cl)和 F [ HN(CH2CH3)2 ]是药品普鲁卡因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普鲁卡因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3)甲的结构简式是 。由甲苯生成甲的反应类型是 (1分)
(4)乙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5)普鲁卡因有两种水解产物丁和戊 ①戊与甲互为同分异构体,戊的结构简式是
②戊经聚合反应制成的高分子纤维广泛用于通讯、宇航等领域.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7. (1)M 9 4
(2)二氧化硅
(3)共价键 3
(4)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5)① ;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② 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一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sp3 1 : 3 [SiO3]n2n-(或SiO32-) 38.(1)CH2=CH2
(2)C2H4O; 2CH3CH2Cl + NH3→NH(CH2CH3)2 +2HCl
(3), 取代反应(硝化反应)
(4)
(5)①
②
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
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29.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0.查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
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 性。
31.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 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 有同学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 。
32.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具体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一般家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在5%以上。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
取此消毒液5 g,加入20 mL 0.5 mol·L-1 KI溶液,10 mL 2 mol·L-1的硫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后,用0.1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 20 mL。(已知:2S2O32- + I2 === S4O62- + 2I-)
① 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 。
② 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获得结论:此实验制得的消毒液 (填“符合”或“不符合”)家用要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