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5.某小组进行主题为“学习《经济学常识》,把握经济思想脉络”的课程讨论时,绘制了一张图表。对图14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到②起因于“滞涨现象”         

b.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②到④    

d.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③的丰富和发展

Aab

Bac

Cbd

Dc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42.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1)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正确答案

(1)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1.“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引自毛泽东《实践论》)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    )

A“科学的抽象”是达到理性认识,即真知的方法

B在今人为间接经验的东西,在古人仍为直接经验

C真知最终来源于直接经验,且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D获取真知的过程是一个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过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14.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材料二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道理。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包含的哲学道理。

正确答案

(1)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才能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党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进行法治理论创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总结成功的法治经验,围绕实践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解析

  第(1)问是分析说明型试题,“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强调了党的领导地位,要做到依法执政;

  第(2)问是体现类试题,注意限定的知识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包括唯物论、认识论两个方面的内容,不能遗漏任何一方面。

知识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5.2015年2月,两种埃博拉疫苗在利比里亚开始进行大规模人体接种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人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改造客观世界

C人的意识形式上是主观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

D

解析

略。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下一知识点 :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