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摩擦力
- 共3161题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胜.若绳的质量不计,则
①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②甲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
③甲、乙两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④甲、乙两队拉绳的力相同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甲拉乙的力与乙拉甲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①错误,④正确;
②、对甲、乙两队及绳子为一整体进行研究,水平方向的外力就是地面分别对甲、乙两队的摩擦力.整体从静止到运动起来产生了加速度,故受外力不平衡,由此可判断甲队所受摩擦力大于乙队所受摩擦力,故②正确,③错误;
故选:B.
如图所示是皮带传动示意图,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皮带按图示方向传动时,质量为1kg的物体随皮带一起以1m/s2做匀减速运动(物体与皮带始终相对静止),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物体m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1N,向左,故A错误,B正确;
C、A是主动轮,在减速,皮带由于惯性要匀速,故皮带上P点相对A轮子有向下的运动趋势,受向上的静摩擦力,故C错误;
D、B是从动轮,要匀速;皮带在减速,故从动轮上Q点相对皮带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故受到向下的静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BD
水平桌面上从上到下整齐地叠放着1、2、3、4四本完全相同的物理课本,已知课本与课本之间、课本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现用手指压住课本1,并将课本1水平向右移出(课本与手指之间无滑动).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手与课本1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课本1与课本2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否则书本1不可能移动出来.故A正确B错误.
BC、设每个的质量为m,动摩擦因数为μ.对第2个分析,它对第3个的压力等于上面两张牌的重力加手指的压力,最大静摩擦力Fm>μ•2mg=2μmg,而受到的第1个的滑动摩擦力为f=μmg<Fm,则第2个与第3个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同理,第3个到第4个也不发生相对滑动,课本1、2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课本2、3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故B错误,C正确.
D、对3个研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第1个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第4个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AC.
如图a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平板上,当θ从0缓慢增大到90°的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Ff与θ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物球体始终没有脱离平板,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D、θ在0-37°之间时,Ff是静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θ在37°-90° 之间时,Ff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
综合以上分析得其Ff与θ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故A、B错误;
半圆体在平板上恰好开始滑动的临界条件是:
mgsinθ=μmgcosθ,
故有:μ=tanθ=0.75,
解得:θ=37°,
即q=37°,故D错误;
C、当θ=37°时,Ff=mgsin37°=,即p=
,故C正确.
故选:C.
如图甲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一个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力F拉物块,使力F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保持物块始终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得到拉力F与θ变化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物体匀速,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和120°时,外力相等,设此时拉力大小为F,则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f和F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夹角为30°时有:Fsin30°=μ(mg-Fcos30°),夹角为120°时,与水平方向成30°夹角,则由平衡条件得:Fcos30°=μ(mg+Fsin30°),联立解得:μ=.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