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将授予对激光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如图所示是研究激光相干性的双缝干涉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 由S1和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波长为λ,屏上的P点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做0号亮条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是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号亮纹,设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直线S1P1的长度为r1, S2P1的长度为r2, 则r2-r1等于()

A

B10λ.

C20λ

D40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a = 0.2mm,透镜焦距f = 0.4m,入射光波长= 500nm,则在距离中央亮纹中心位置2mm处是亮纹还是暗纹?从这个位置看上去可以把波阵面分为几个半波带? 、

A亮纹,3个半波带

B亮纹,4个半波带

C暗纹,3个半波带

D暗纹,4个半波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束由M、N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P沿图示方向垂直射向一等腰三棱镜AB边上,在O点处N光发生全反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N光的速度比M光的速度小

BM光比N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如用M光照射某种金属不发生光电效应,则用N光照射该金属也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D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M光后能跃迁到n=5的激发态上,则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N光后也能跃迁到n=5的激发态上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B和CD是两块挡板,BC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相等

C如果将孔BC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

正确答案

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冷光灯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用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A

B

C

D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光的衍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