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污染
- 共1371题
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已知:CO2、碳酸盐、碳酸氢盐的部分性质如下:
CO2(过量)+OHˉ=HCO3ˉHCO3ˉ+OHˉ=CO32-+H2OCO32-与H+反应生成CO2分两步:
CO32-+H+=HCO3ˉ
HCO3ˉ+H+=CO2↑+H2O
(1)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保护环境的作用是______.
(2)最近有科学家设计出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的工艺.其流程如图1所示.
①上述流程分解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小李同学在实验室用图2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K2CO3溶液.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③小张同学在数字实验室中用传感器对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样品进行成分测定,他分别称取三份不同质量的混合物样品,配成溶液,然后用相同浓度的硫酸进行滴定,测得如下数据:
该混合固体中K2CO3与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所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氟利昂在空气中能产生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CO2作致冷剂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防止臭氧层破坏,
故答案为:保护臭氧层;
(2)①碳酸氢钾受热可分解成碳酸钾、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2KHCO3K2CO3+H2O+CO2↑,
故答案为:2KHCO3K2CO3+H2O+CO2↑;
②当二氧化碳不足时,氢氧化钾剩余,当二氧化碳过量时碳酸钾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钾,所以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故答案为: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
③从实验2产生的CO2比实验1多可知实验1中酸过量,碳酸钾与碳酸氢钾全部生成硫酸钾.
设3.76g混合物中含K2CO3为xmol,含KHCO3为ymol,
解得x=0.02,y=0.01;
所以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物质的量之比=0.02mol:0.01mol=2:1,
从实验3产生的CO2比实验2少可知实验3中酸不足,实验3最后得到的应为K2SO4和KHCO3混合溶液;
利用第一步计算结果,则8.46g混合物中含K2CO3:=0.045mol,含KHCO3:
=0.0225mol;
根据原子守恒知产物中K+:0.045mol×2+0.0225mol=0.1125mol,其中KHCO3:0.045mol+0.0225mol-0.03mol=0.0375mol,K2SO4:=0.0375mol;则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0.75mol/L,
故答案为:2:1;0.75mol/L.
解析
解:(1)氟利昂在空气中能产生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CO2作致冷剂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防止臭氧层破坏,
故答案为:保护臭氧层;
(2)①碳酸氢钾受热可分解成碳酸钾、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2KHCO3K2CO3+H2O+CO2↑,
故答案为:2KHCO3K2CO3+H2O+CO2↑;
②当二氧化碳不足时,氢氧化钾剩余,当二氧化碳过量时碳酸钾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钾,所以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故答案为: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
③从实验2产生的CO2比实验1多可知实验1中酸过量,碳酸钾与碳酸氢钾全部生成硫酸钾.
设3.76g混合物中含K2CO3为xmol,含KHCO3为ymol,
解得x=0.02,y=0.01;
所以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物质的量之比=0.02mol:0.01mol=2:1,
从实验3产生的CO2比实验2少可知实验3中酸不足,实验3最后得到的应为K2SO4和KHCO3混合溶液;
利用第一步计算结果,则8.46g混合物中含K2CO3:=0.045mol,含KHCO3:
=0.0225mol;
根据原子守恒知产物中K+:0.045mol×2+0.0225mol=0.1125mol,其中KHCO3:0.045mol+0.0225mol-0.03mol=0.0375mol,K2SO4:=0.0375mol;则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0.75mol/L,
故答案为:2:1;0.75mol/L.
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燃烧植物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碳等固体颗粒,故A错误;
B、吸入细颗粒物会造成人体的肺病和气管病的发生,故B错误;
C、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检测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能解决污染状况,故C正确;
D、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臭氧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枣庄校级期末)近两年来,“雾霾”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对象,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最简单的芳香烃是苯,故A正确;
B.重金属离子都有较多空轨道易于蛋白质形成配离子,形成配离子后蛋白质功能就丧失,使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及变性,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但NxOy组成未知,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海水中盐分含量较高,不能直接使用,故A错误;
B.氮、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元素,水中氮、磷元素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故B正确;
C.长期饮用含Ca2+浓度较高的水容易产生结石,危害人体健康,故C错误;
D.纯净水中缺少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可能引起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症,故D错误.
故选B.
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世界各国研究的课题.下列对于海水利用的认识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海洋是人类宝贵资源,人类可以提取海水的各种元素,例如:海水中的镁盐是提炼金属镁的原料;磷灰石结核是磷肥工业的重要原料;锰结核含锰、铁、钻、镍等20多种元素,是重要的冶金原料;海水所含的重氢,是核聚变的燃料,也是人类正在开发的新能源,但大量开发海水中的物质,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和能耗导致全球的能源缺乏,故A错误;
B.海水可以成为廉价的能源基地,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要适度使用和开发海水,故B正确;
C.水中氢和氧结合非常牢固.要释放出氢需要很高的能量,太阳能是地球上能量的最终来源,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可以用太阳能电解海水以获取氢能源,故C正确;
D.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所以人类在利用海水时要兼顾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平衡,故D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