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污染
- 共1371题
环境问题正成为21世纪世界的热点问题,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氯烃中,能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物质有______和二氧化氮;能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和二氧化硫含量的增加.
②高铁酸钾(K2FeO4)是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其氧化性比氯气、臭氧等更强,遇水易变化,在水处理过程中高铁酸钾被还原为Fe3+.高铁酸钾除能消毒、杀菌外,还能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废水中的Cr3+、Ag+、Hg2+等常采用______法消除污染.
正确答案
解:①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物质有氟氯烃、二氧化氮等气体,造成酸雨的气体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氟氯烃;二氧化氮;
②Fe3+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水解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胶体)+3H+;
③废水中的Cr3+、Ag+、Hg2+等易生成沉淀,可用沉淀的方法除去,
故答案为:沉淀.
解析
解:①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物质有氟氯烃、二氧化氮等气体,造成酸雨的气体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氟氯烃;二氧化氮;
②Fe3+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水解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胶体)+3H+;
③废水中的Cr3+、Ag+、Hg2+等易生成沉淀,可用沉淀的方法除去,
故答案为:沉淀.
生活中下列物质的应用或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食盐它可以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所以可以杀菌,可作为防腐剂,食盐具有咸味是咸味剂,故A正确;
B.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出SO2等气体和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故B正确;
C.甲醛有毒,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杀手,故C正确;
D.豆浆煮沸后蛋白质没有水解,不会变成氨基酸,故D错误;
故选D.
(2015秋•景县校级月考)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出二氧化碳外还有氯氟烃、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等,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大,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不仅仅有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故B错误;
C.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盐酸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故C正确;
D.石英坩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用石英坩埚熔化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C.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0.030%,当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0.050%时,会引起明显的温室效应.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已知:CO2、碳酸盐、碳酸氢盐的部分性质如下:
CO2(过量)+OHˉ═HCO3ˉHCO3ˉ+OHˉ=CO32ˉ+H2O
CO32ˉ与H+反应生成CO2分两步:
CO32ˉ+H+=HCO3ˉ HCO3ˉ+H+=CO2↑+H2O
(1)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保护环境的作用是______.
(2)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其流程如图1:
①上述流程中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②小李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K2CO3溶液.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③小张同学在数字实验室中用传感器对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样品进行成分测定,他分别称取三份不同质量的混合物样品,配成溶液,然后用相同浓度的硫酸进行滴定,测得如下数据:
该混合固体中K2CO3与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所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氟利昂做制冷剂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可以缓解对臭氧层的破坏,保护臭氧层,故答案为:保护臭氧层;
(2)①上述流程中利用碳酸钾溶液吸收富集二氧化碳气体,为合成甲醇提供原料,故答案为:富集二氧化碳为合成甲醇提供原料;
②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可能发生的反应分析得出若二氧化碳通入量过少会含有杂质KOH,若通入的二氧化碳过多,生成的K2CO3又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KHCO3 ,故答案为:KOH或者 KHCO3 ;
③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从实验2产生的CO2比实验1多可知实验1中硫酸过量,K2CO3与 KHCO3全部生成硫酸钾.设3.76g混合物中含K2CO3为xmol,含KHCO3为ymol,根据质量守恒得:138x+100y=3.76 x+y=0.03,解得:x=0.02,y=0.01,则 =
,故答案为:
;
从实验3产生的CO2比实验2少可知实验3中硫酸不足,实验3最后得到的应为K2SO4和KHCO3混合溶液.则8.46g混合物中含K2CO3:0.02mol×8.46g/3.76g=0.045mol,
含KHCO3:0.045mol÷2=0.0225mol.
可知产物中K+:0.045mol×2+0.0225mol=0.1125mol,
其中KHCO3:0.045mol+0.0225mol-0.03mol=0.0375mol,
K2SO4:(0.1125mol-0.0375mol)÷2=0.0375mol.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75mol÷0.05L=0.75mol/L,
故答案为:0.75mol/L.
解析
解:(1)氟利昂做制冷剂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可以缓解对臭氧层的破坏,保护臭氧层,故答案为:保护臭氧层;
(2)①上述流程中利用碳酸钾溶液吸收富集二氧化碳气体,为合成甲醇提供原料,故答案为:富集二氧化碳为合成甲醇提供原料;
②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可能发生的反应分析得出若二氧化碳通入量过少会含有杂质KOH,若通入的二氧化碳过多,生成的K2CO3又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KHCO3 ,故答案为:KOH或者 KHCO3 ;
③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从实验2产生的CO2比实验1多可知实验1中硫酸过量,K2CO3与 KHCO3全部生成硫酸钾.设3.76g混合物中含K2CO3为xmol,含KHCO3为ymol,根据质量守恒得:138x+100y=3.76 x+y=0.03,解得:x=0.02,y=0.01,则 =
,故答案为:
;
从实验3产生的CO2比实验2少可知实验3中硫酸不足,实验3最后得到的应为K2SO4和KHCO3混合溶液.则8.46g混合物中含K2CO3:0.02mol×8.46g/3.76g=0.045mol,
含KHCO3:0.045mol÷2=0.0225mol.
可知产物中K+:0.045mol×2+0.0225mol=0.1125mol,
其中KHCO3:0.045mol+0.0225mol-0.03mol=0.0375mol,
K2SO4:(0.1125mol-0.0375mol)÷2=0.0375mol.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75mol÷0.05L=0.75mol/L,
故答案为:0.75mol/L.
(2015秋•泰州期末)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极大的挑战,下列不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故A正确;
B.新能源是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B正确;
C.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C正确;
D.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重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