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监测指标(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 2.5的是(  )

A直接露天焚烧秸秆

B风能发电

C汽车直接排放尾气

D用石油作燃料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A错误;

B.利用风能发电,无污染,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B正确;

C.汽车排放尾气中有烟尘和有害气体,会增加PM2.5污染,故C错误;

D.用石油作燃料也会产生黑烟,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汽油蒸汽在发动机内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电火花作用下燃烧,设汽油成分全部以辛烷计,空气中氧气占体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出废气中氮的氧化物含量多少与辛烷和空气的体积无关

B辛烷蒸气和空气的体积比大于2:125时,排出废气中氮的氧化物增多

C辛烷蒸气和空气的体积比等于2:125时,排出废气中不含一氧化碳和氮的氧化物

D辛烷蒸气和空气的体积比大于2:125时,排出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最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辛烷完全燃烧2C8H18+25O216CO2+18H2O,则=,所以,辛烷蒸气和空气的体积比==×=

辛烷与空气的体积比>2:125时,氧气不足,除生成CO2和H2O外,还会产生CO有毒气体,污染大气;

辛烷与空气体积比<2:125时,氧气过量,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N2+O22NO,2NO+O2═2NO2,会产生NO、NO2有毒气体,污染大气.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人类应采取的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有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措施)

(2)居室装修完毕,要通风一段时间才能入住,其原因是:______

(3)请说明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下列物质的目的及所利用的原理.

明矾______

活性炭______

臭氧______

(4)用自来水(Cl2消毒)来配置AgNO3溶液,时常出现白色浑浊,原因是______

(5)医院里消毒医疗器械常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其消毒杀菌的原理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为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少用化石燃料;限制CO2的排放;开发新能源;保护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等等;故答案为:开发新能源;

(2)装修材料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如不通风就直接入住会给人体带来较大危害,

故答案为:居室装修完毕,室内留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物质如甲醛、苯等,所以通常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后才能入住;

(3)明矾中的铝离子,在溶液中易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及色素;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故答案为: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及色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杀菌消毒;臭氧具有强氧化性.

(4)自来水(Cl2消毒)中含有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答案为: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

(5)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等措施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将细菌病毒杀死;故答案为: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等可使细菌中蛋白质变性.

解析

解:(1)为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少用化石燃料;限制CO2的排放;开发新能源;保护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等等;故答案为:开发新能源;

(2)装修材料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如不通风就直接入住会给人体带来较大危害,

故答案为:居室装修完毕,室内留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物质如甲醛、苯等,所以通常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后才能入住;

(3)明矾中的铝离子,在溶液中易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及色素;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故答案为: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及色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杀菌消毒;臭氧具有强氧化性.

(4)自来水(Cl2消毒)中含有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答案为: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

(5)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等措施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将细菌病毒杀死;故答案为: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等可使细菌中蛋白质变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推广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

B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C开发新型电池,推广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经验

D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故A错误;

B.开发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思想,故B正确;

C.废旧电池或电子垃圾中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除贵重金属的其余废料填埋,会造成环境污染,应进行回收、处理,故C正确;

D.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可以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秋•天心区校级月考)“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化学方程式中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4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等

D甲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设反应中的原子为:蓝为A、黄为B、黑为C;则可确定出甲、乙、丙、丁的化学式,并推测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4CB=4CB2+A2”.A.从方程式不难看出该反应为化合物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化学方程式中乙、丙分别为:CB、CB2,化学计量数均为4,故B正确;

C.甲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是一种化合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要么为正,要么为负,丁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故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故C错误;

D.甲、丙的化学式分别为:AB2、CB2,所含元素种类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绿色化学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白色污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