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共683题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水不能改变浓度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发生钝化反应,没有氢气生成,不能提高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压强只对气体的反应速率有影响,对非气体的反应没有影响,增大压强速率不变,故C错误;
D、将Al片改成Al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所以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D.
某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是用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与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实验二是用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与两块铝片(一片是纯铝,另一是含有杂质的铝,含的杂质以铜为主)发生反应时,发现盐酸与含杂质的铝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比纯铝反应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对于实验一:
(1)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______;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2-4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都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______.
(2)该同学设计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体积相同、H+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①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②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③若观察到实验①中______,实验②中______,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此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
对于实验二: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是因为含杂质的铝与盐酸反应时形成了微小的原电池,使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为了验证资料中所说的事实,请帮助该同学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验证这一事实.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原因Ⅱ:根据原因Ⅰ提出相反猜想,故答案为: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Ⅴ:根据原因Ⅳ提出相反猜想,故答案为:Cl-、SO42-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影响更小(或SO42-影响更大)
(2)③根据原因Ⅲ推测,故答案为: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速率减慢
实验二:原电池需要正负极,铜铝活泼性不同且导电,所以可作正负极,所以只要金属无杂质,其它条件不变,设计对比实验,就可检验是否是原电池导致其速率加快.
故答案为:取两片相同的纯铝片和相同浓度、体积的稀盐酸.将一片铝直接放入稀盐酸中,另一片铝和一片铜接触后再放入稀盐酸中,对比它们产生氢气的速率的大小.
解析
解:(1)原因Ⅱ:根据原因Ⅰ提出相反猜想,故答案为: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Ⅴ:根据原因Ⅳ提出相反猜想,故答案为:Cl-、SO42-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影响更小(或SO42-影响更大)
(2)③根据原因Ⅲ推测,故答案为: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速率减慢
实验二:原电池需要正负极,铜铝活泼性不同且导电,所以可作正负极,所以只要金属无杂质,其它条件不变,设计对比实验,就可检验是否是原电池导致其速率加快.
故答案为:取两片相同的纯铝片和相同浓度、体积的稀盐酸.将一片铝直接放入稀盐酸中,另一片铝和一片铜接触后再放入稀盐酸中,对比它们产生氢气的速率的大小.
下列措施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烧煤时将煤块粉碎,增大接触面积,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错误;
B、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温度降低,能减慢反应速率.故B正确;
C、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反应速率.故C错误;
D、锌粉替代锌粒,接触面积增大,加快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2016•南通模拟)工业制备硫酸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O22SO3,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增加O2的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则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
B.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
D.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4组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与B相比较,B的浓度大,则反应速率B>A;
B与C相比较,C的温度高,固体表面积大,则反应速率C>B;
C与D相比较,D的浓度大,则反应速率D>C;
则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D>C>B>A,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