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喧嚣

C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正在进行一轮姓“资”、姓“社”的争论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经济特区的“特”是指

A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B在外交上享有特殊的权力

C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D即划出的特定的区域,属政治特区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10月16日,世博会迎来某国国家馆日,当天,《新民晚报》从“重回美索不达米亚、硝烟散尽文明复兴、一波三折牵手世博”三部分报道了该新闻。请问当天是下列哪国国家馆日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墨西哥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上世纪曾经()

①在《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②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

③承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④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了新型区域合作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澄清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的是

A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

B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

C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

D2002年,中共十六大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老人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初,某外国公司意欲到政策条件比较优越的深圳投资,因为深圳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区

C民族自治区

D特别行政区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浦东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是

A上海浦东的开发

B海南建省

C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