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3分)硫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对SO2性质的研究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1)对比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若将硫的单质及部分化合物按如下表所示分成3组,则第2组中物质M的化学式是              

 

(2)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SO2的性质。

①在装置Ⅰ中发生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按Ⅰ、Ⅱ、Ⅲ、Ⅳ的顺序连接装置,(已知:SO3熔点 16.8℃; SO2沸点—10℃。)装置Ⅱ的作用是           ;装置Ⅲ中溶液逐渐褪色,生成Mn2+的同时pH降低,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若按Ⅰ、Ⅱ、Ⅳ的顺序连接装置,如果装置Ⅳ中有30mL 2.5mol/LNaOH溶液,反应后增重4.8g,则装置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正确答案

(13分)

(1)Na2SO3。(2分)

(2)①2SO2+O2 2SO3(2分,没标条件或没配平扣1分,二者都有只扣1分) 

②使SO3凝结成固体与SO2分离;(2分,只要合理即给分)

5SO2+2MnO4+2H2O=5SO42—+2Mn2++4H+(3分,没配平扣1分)

③SO2+NaOH=NaHSO3(4分)

试题分析:(1)根据第3组的化学式判断,M是Na2SO3

(2)①装置I发生的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

②三氧化硫的熔点较低,二氧化硫的沸点较低,所以装置Ⅱ的作用是使SO3凝结成固体与SO2分离;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Mn2+、水,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③30mL 2.5mol/L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75mol,反应后增重4.8g,即二氧化硫的质量是4.8g,物质的量是0.075mol,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所以生成的产物是亚硫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SO2+NaOH=NaHSO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5分)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写出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                                

当有6mol SO2生成时,转移电子       mol。

(2)进入接触室的气体中含标准状态下1120m3SO2气体,达平衡后放出热量为4.728×106kJ,此时SO2转化率为96%。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c.使用催化剂能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e.吸收塔用水作吸收剂

(4)某硫酸厂在进行黄铁矿成分测定时,取0.1000 g样品充分灼烧,生成的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用0.0200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25.00mL。

已知:SO2+2Fe3++2H2O=SO42+2Fe2++4H+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则样品中FeS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5)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雾。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是        。(填字母)

正确答案

(1)4FeS+ 11O2  2Fe2O3+8SO(2分)       33(2分)

(2)2SO2(g) + O2(g) = 2SO3(g) ;⊿H=-197 kJ/mol (2分)

(3)a   b   d (各1分)

(4)  3FeS2    ~    2Cr2O72

3×120             2

m(FeS2)      0.0200×25.00×10-3

m(FeS2)= =0.09000g

w(FeS2)= ×100%=90.0% (4分)            (5)BC (2分)

(1)黄铁矿燃烧生成SO2和氧化铁,方程式为4FeS+ 11O2  2Fe2O3+8SO2 。反应中氧气是氧化剂,转移电子是44,所以当有6mol SO2生成时,转移电子44mol÷8×6=33mol。

(2)标准状态下1120m3SO2气体是50000mol,所以反应中消耗的SO2是50000mol×0.96=48000mol,所以2molSO2反应放出的热量是4.728×106kJ÷24000=197 kJ/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 + O2(g) = 2SO3(g) ;⊿H=-197 kJ/mol。

(3)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b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只能改变反应速率,c不正确。d正确,阿保质期,用浓硫酸吸收,答案选abd。

(4)考查根据关系式进行的有关计算。根据有关方程式可知

3FeS2    ~    2Cr2O72

3×120             2

m(FeS2)       0.0200×25.00×10-3

m(FeS2)= =0.09000g

w(FeS2)= ×100%=90.0%

(5)SO2具有还原性,所以BC正确,AD不正确,因为三氧化硫和酸雾也能被吸收。答案选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

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4 g铜片和12 mL 18 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成,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打开活塞a之前                                                        

打开活塞a之后                                                        

②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集气瓶内的导管未画全,请直接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际上,在打开活塞a之前硫酸仍有剩余。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学生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通过计算确定余酸的物质的量。他测定SO2的方法是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装置D,从而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你认为甲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D装置中试剂为:                  (填化学式)。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到烧杯中稀释,并按正确操作配制100 mL溶液,再取20 mL于锥形瓶中,用       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选择该指示剂的理由为                                                  ,再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若耗去a mol/L氢氧化钠溶液b mL,则原余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ab的表达式来表示)。

正确答案

(1)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Cu+2H2SO4+O2===2CuSO4+2H2O

②B装置中导管长进短出

(2)①饱和NaHSO3         ②甲基橙

因为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若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溶液中的Cu2会和NaOH反应,Cu(OH)2的蓝色会干扰滴定终点的正确判断      

试题分析:(1)①打开活塞a之前发生的是铜和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小,反应停止发生,打开活塞a后氧气进入,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方程式为:2Cu+2H2SO4+O2===2CuSO4+2H2O。②收集的是SO2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因此B中导管是长进短出。

(2)①SO2在NaHSO3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所以D装置中的试剂应该是NaHSO3溶液。

②用NaOH滴定反应后的溶液时,由于溶液中有Cu2+所以不能让Cu2+沉淀干扰滴定终点的判断,因此pH应该控制在5之内,因此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中用掉a mol/L氢氧化钠溶液b mL,则原剩余的硫酸为=。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在选择指示剂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到Cu2+会发生反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

S2Cl2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熔点:—76℃,沸点:138℃),且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可能生成H2S、SO2、H2SO3、H2SO4等物质。它是橡胶硫化剂。在熔融的硫中通以氯气即可生成S2Cl2。下图是实验室用S和Cl2制备S2Cl2的装置 (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均已略去)。

(1)已知S2Cl2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则S2Cl2的分子中共含有   条共价键。

(2)装置a中应放试剂为      ;装置d的名称是     ,它的作用是   

(3)该实验的操作顺序应为     (用序号表示)。

①加热装置c  ②通入Cl2  ③通冷凝水  ④停止通Cl⑤停止加热装置c

(4)图中f装置中应放置的试剂为      ,其作用为    

(5)将S2Cl2的水解气体产物通入氯水中,若观察到   的现象,则可证明水解产物中有硫化氢生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下图所示装实验置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是              ,将试管B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C中没有观察到沉淀生成,若往试管C中通入或加入一种物质X,即生成白色沉淀,该物质X不可能是下列的           。(填序号)

a、          b、       c、        d、

(4)试管A中的铜和硫酸充分反应后,铜和硫酸都有剩余,下列物质中能使试管A中的铜片继续溶解的是         。(填序号)

a、          b、       c、        d、

(5)试管D中的试剂是           溶液,其作用是                            

正确答案

(13分)(1)Cu+2H2SO4(浓)CuSO4+2H2O+SO2↑(3分)

(2)品红溶液褪色;品红溶液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3) c  ;(4) b ;(5)  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试题分析:(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金属铜,则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2)SO2具有漂白性,则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由于SO2的漂白性是不稳定的,则在加热的条件下又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则将试管B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3)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得不到亚硫酸钡白色沉淀。因此要生成白色沉淀则可以加入氧化剂或碱性气体,即选项abd都可以,其中ad生成的是硫酸钡白色沉淀,c是的亚硫酸钡白色沉淀,答案选b。

(4)在酸性条件下,硝酸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单质铜,因此加入的物质是硝酸钠,答案选b。

(5)SO2是大气污染物,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下一知识点 :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二氧化硫的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