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春•武汉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与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

B浓硫酸与浓盐酸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浓度均会变稀,原因是它们均具有挥发性

C三氯化铁溶液与浓硝酸均显黄色,是因为他们见光都易分解

D浓硝酸与稀硝酸均能与铜反应,是因为两都有氧化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分别是:和有机色质结合,属于化合过程,加热颜色会复原,氯气的漂白性i因为氯气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原理不一样,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剂质量增加,浓度均会变稀,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减少,浓度均会变稀,故B错误;

C、氯化铁溶液中三价铁离子颜色显黄色,浓硝酸显示黄色是因为其见光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其中的缘故,故C错误;

D、金属铜可以和浓硝酸、稀硝酸之间反应,分别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体现了二者的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漂白纸浆等,故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B烹调鱼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可以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铝单质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纤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SO2具有漂白性,但是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故A错误;

B、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因为料酒中醇和食醋中乙酸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故B正确;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制取铝单质,AlCl3是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电解氯化铝,故C错误;

D、因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①盐酸    ②过氧化钠    ③氯化钠    ④二氧化硫    ⑤次氯酸钠.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因过氧化钠、二氧化硫、次氯酸钠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

ASO2与水反应

BSO2与H2S溶液反应

CSO2与NaOH溶液反应

D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硫的化合价未变,故A不选;

B、SO2与H2S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硫,硫由+4变成0价,是氧化剂,故B选;

C、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硫的化合未变,故C不选;

D、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B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C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NO2则有沉淀生成

D将足量Cl2通入NaBr、Na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剩余的固体物质成分为NaC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活性炭为吸附性,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则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故A正确;

B.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与Fe发生的反应不同,由Fe~2HCl~H2↑、Fe~4HNO3~NO↑可知,等量的Fe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相等,故B错误;

C.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反应,继续通入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再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正确;

D.足量Cl2通入NaBr、NaI的混合溶液中,由于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和碘都强,则将生成溴单质和碘单质,最终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再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剩余的固体物质成分为NaCl,故D正确;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二氧化硫的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