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以来的思想理论成果
- 共11题
corner
正确答案
1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1.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著作有( )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考生在第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曾亦知瓜分之原因乎?政府无振作也,……政府若有振作,则强横如俄罗斯,残暴如土耳其,外人不敢侧目也。……大举革命,一起而倒此残腐之满清政府,……今有满清政府为之鹰犬,则彼外国者欲取我土地,有予取予携之便矣。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
——孙中山1904年《驳保皇报书》
材料二 吾国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俱已成功,惟社会革命尚未着手,故社会事业在今日非常紧要。诚以中国四万万人析之,居政届者,多不过五万人,居军界者,多不过百万人,余皆普通人民。是着眼于人数,已觉社会事业万万不可缓办。未统一以前,政事军事皆极重要。而统一以后,重心又移到社会问题。前者乃牺牲自由之事,后者乃扩张自由之事,二者并行不悖。
——孙中山1912年4月10日在湖北的演说
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4年、1912年孙中山对民主革命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8分)
4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孙中山对民主革命认识的局限性。(7分)
正确答案
(1)变化:1904年孙中山认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前提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政府;1912年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是当前工作重心,主张进行社会建设。(4分)。
背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满清政府变为洋人的工具;1912年满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4分)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从材料”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和”吾国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俱已成功,惟社会革命尚未着手,故社会事业在今日非常紧要“信息可看出其思想由认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前提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发展为认为社会革命是当前工作重心,主张进行社会建设。”背景“回答结合1904年和1912年的革命形势分析: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满清政府变为洋人的工具;1912年满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
考查方向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解题思路
从材料信息中归纳其思想“变化”;结合所学回答“背景"。
易错点
基本知识不熟悉。
教师点评
注意材料的出处,这也是材料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2)局限:对列强的侵略性认识不足;狭隘的排满兴汉思想;对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7分)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用知识阐释能力。从两则材料看出孙中山的革命对象知识满清政府,对中国民主革命性质任务认识不足,进而对革命对象、革命的力量、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考查方向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
解题思路
先结合材料综合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特点,结合其所处时代,分析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易错点
不是从何处下手。
教师点评
注意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
14.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公元前5世圮,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迷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三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学.科.网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1)根据材树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10分)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正确答案
(1)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2)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3)侧重①: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侧重②: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展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
知识点
16.材料
从历史上看,一场革命中,推翻旧政权的过程越是艰难,需要的时间越长,对革命后新政权的建设往往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形成一支可以作为新政权基础的强大军队,也会造就一个较为成熟的领袖集团。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具有相当的威望,但作用主要是象征性的,并没有参与多少实际的策划、组织和指挥工作。孙中山的大部分革命活动是在海外进行的,包括宣传革命和筹措革命经费。为克服新政权的权力与权威危机上所表现的无能为力状态,孙中山不得不将最高权力交给袁世凯。
——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孙中山为推进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正确答案
(1)特点:革命发展快,迅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成果突出,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不彻底,中华民国有名无实。
(2)实践:为巩固新生政权,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反对帝制复辟、军阀统治,维护民主共和,领导和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解析
(1)依据材料中“为克服新政权的权力与权威危机上所表现的无能为力状态”“从历史上看,一场革命中,推翻旧政权的过程越是艰难,需要的时间越长,对革命后新政权的建设往往会产生有利的影响”逆向思维,辛亥革命具有发展快,成果突出的特点;材料“孙中山不得不将最高权力交给袁世凯”说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不彻底,中华民国有名无实的特点。
(2)依据所学知识:孙中山为维护革命成果而采取的措施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解题思路
(1)分析革命特点一般从性质、领导力量、过程、结果等方面分析,再结合材料不难得出答案。 (2)很简单找准问题,历史知识的再现。
易错点
主要是第一问的逆向思维,很容易混淆,前边讲了个一般情况,后边的辛亥革命侧身相反的。
知识点
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组建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三个世界理论是毛泽东70年代提出的;美苏关系在60年代是紧张关系;D与题干不符
知识点
2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思格斯所若《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1. 下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 “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