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学
- 共275题
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戊肝与甲肝相似,主要为粪口传播。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输血及血制品常见注射、针刺、移植血液透析、密切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属于DNA病毒的肝炎病毒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査的是肝炎病毒。HIV是一种DNA病毒,乙肝。别的都不是。
女,48岁。乏力、腹胀伴尿黄3周。慢性乙型肝炎5年,肝功能反复异常。査体:重病容,巩膜与皮肤重度黄染,见肝掌及蜘蛛痣,腹水征(+)。实验室检查:AlT 200U/L,TBIL 370μmol/L,HbsAg(+)。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5年,肝功能反复异常,重病容,巩膜与皮肤重度黄染,见肝掌及蜘蛛痣,腹水征(+ ),提示可能为慢性重型肝炎。
女,35岁。既往无肝病,2个月前因手术输血800ml近日出现腹胀,乏力,ALT200U/L。实验室检查:甲肝抗体(一),HBsAg(—),抗-HBc(—),抗-HBs(+),抗-HCV(+)。诊断应考虑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抗-HBS(+)不能提示患有病毒性肝炎;抗-HCV(+)是感染HCV的标志,故结合临床表现应选输血所致急性丙型肝炎。
下列哪种肝功能变化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病毒对肝细胞损害后的临床化验指标表现。急性肝炎时,肝细胞破坏,早期出现谷丙转氨酶的升高。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互相聚集形成的固体质块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形成的固体质块为血栓。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沿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物质为栓子。 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为淤血。凝血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某中指离断伤患者,再植术后10小时,发现患指苍白,皮温低于健侧3℃,经解除包扎、解痉药物等处理不见好转,此时应采取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干所示,应想到是动脉供血受阻,出现了血管危象,血管危象多在术后48小时内发生,一旦发现应立即打开敷料,解除压迫,给解痉措施,短期观察如无好转,多为血管栓塞,应立即手术检查,支除血栓,切除吻合口,重新吻合。
关于微血栓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微血栓是在微循环的血管中由血小板、白细胞或纤维蛋白互相黏集而成的一种均质无结构的微小血栓。
血栓的结局不包括
正确答案
解析
血栓结局包括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钙化。
男,66岁。食用坚果后突发呕血4小时,伴心悸、胸闷、气短。既往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0年,冠心病史8年。查体: BP 90/50mmHg,心率110次/分,心律不齐,早搏10次/分。最适合的治疗药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治疗方法。患者突发呕血4小时,伴心悸、胸闷、气短,BP 90/50mmHg,心率110 次/分,心律不齐,早搏10次/分,因此合适的治疗药物是生长抑素。
男,40岁。恶心、呕吐、尿色变深2天。既往无肝炎病史。查体:巩膜黄染,肝肋下2cm。实验室检查:ALT 800U/L,TBIL 60μmol/L,抗HAVIgM(-),HBsAg(+),抗HBs(-),抗HBcIgM(+),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肝炎。患者恶心、呕吐、尿色变深2天,ALT 800U/L,TBIL 60μmol/L,抗HAVIgM (-) ,HBsAg(+),抗HBs(-),抗HBcIgM(+)提示可能为急性乙型肝炎。
肝细胞脂肪变性为
正确答案
解析
肝细胞脂肪变性是指脂质沉积于肝细胞的细胞质中。
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大片坏死。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点灶状坏死。
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大片坏死。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点灶状坏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