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共155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5~2008年我国经济及国民收入分配情况
注:①2010年我国GDP达397983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
材料二:建国后,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为筹集资金,我国制定了低工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但劳动报酬占比偏低、需求不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把“藏富于民”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着力实现由“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材料三:“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强民富”。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2011年更加关注老百姓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偏低问题进行利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注重“民富”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藏富于民”政策取向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995~2008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逐步跃居世界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有所波动,始终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国家税收保持高速增长,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分配率严重偏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够公平),应尽快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藏富于民。
(2)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偏低,促进了资本积累和重工业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资本利润率,吸引外资,弥补我国资金不足。但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刺激消费,影响社会再生产;过度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粗放经营模式,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和谐;⑤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藏富于民”的政策体现了分配关系的调整,适应了我国当前生产力的要求,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藏富于民”体现了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因此,“藏富于民”政策是正确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其影响下,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当今,中国青年志愿者又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发展世界现代文明谱写出崭新诗篇。
有人认为,青年志愿者应该是“大公无私”的,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先公后私”的。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赞同第一种观点。大公无私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应该作为当代青年的不懈追求,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去。或赞同第二种观点。先公后私是一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这有利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持续发展,有助于更多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由法律授予的,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010年下半年我国政府机构依法行政的案例。
注:在基金行业里,“老鼠仓”是指基金从业人员在使用公有资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个人资金在低位买入该股票,待用公有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其率先卖出个人仓位而获利的行为。
(1)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案例是怎样体现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的,并概述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分别谈谈上述案例给我们的主要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体现:中国证监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证券业相关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价格政策,处理基金“老鼠仓”行为和国家发改委处理企业价格违法行为,体现了“合法行政”;发改委披露查处价格违法案件,责成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体现了“程序正当”;要求依法从重从快严肃处理违法案件,体现了“高效便民”;案件处理过程遵循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了“合理行政”。意义: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案例1说明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时,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案例2说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灾害,一时间,山体滑坡、交通阻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党中央、国务院立即组织全国人民展开救援行动。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中国大地到处奏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真情之歌。
(1)从价值观角度说明正确价值观应符合什么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我国人民坚持了怎样的价值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2)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表明我国人民坚持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②之所以坚持集体主义,是因为它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总之,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和改革开放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也是政府履行国家职能的体现。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重现碧水蓝天,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低碳生活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大多数研究都表明,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推迟中国的发展进程,影响国家所确定的提高人民收入的目标、产生大量的失业,进一步加重弱势群体的负担等。但2009年年底,中国政府还是负责任的做出了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45%的承诺。
(1)面对巨大的社会成本,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中国政府为什么还要做出减排承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低碳生活与公民的消费密切相关,为了“碧水蓝天”请简要回答公民应遵循怎样的消费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价值观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阻碍作用。②价值判断要尊重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节能减排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减排承诺是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的体现。
(2)①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量人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不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④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