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邦交正常化
- 共359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对中国外交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外交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历程,概括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开创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或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4)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际形势、国际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新中国成立初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作用: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会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于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国对运往中国的一切货物实施许可证管制办法》:“……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商务部在星期六(1950年12月2日)宣布今日午夜以后拟运出的货物均需要有许可证。在以前,许可证管制办法只适用于政府列为战略物资的货物。”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局法律顾问纳珊·奥斯特罗夫声称,目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公开好战态度”导致对“所有的东西”在运出以前都要“看一看”的新政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年来,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出于上述考虑尼克松派基辛格秘密访华。
(1)材料一体现了当时美国对华采取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史实说明中美关系变化对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产生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政策:经济上的封锁禁运。背景:①二战后“冷战”局面逐渐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方针,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派兵参战。
(2)变化:从遏制转变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②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西欧、日本的崛起对其产生冲击,需要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实现新的国际关系平衡;③孤立中国政策遭到失败。
(3)重大影响:日本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或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舞台”
材料一 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材料二 2007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访问日本。对此,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评论称,温家宝此次访问的最大意义在于,在北京和东京数年来的疏远和紧张关系之后,访问终于成为现实。
(1)19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的上述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9月中日签署《联合声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从材料一看,虽然此时美国也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但世界处在东西方冷战大背景下作为东方的忠实盟友,日本将先于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美国看来是过于着急,甚至是“叛徒”。从材料二看,此时冷战已结束,日本是美国的传统盟友,而中国是正在崛起的重要大国,中日关系直接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直接关联着美国的利益。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