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相似。如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Zn2+离子或[Zn(OH)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Zn2+离子浓度为10-5mol·L-1时,Zn2+离子已沉淀完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Zn2++4OH=[Zn(OH)4]2-

B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Zn(OH)2的溶度积Ksp=10-17mol3·L-3

C某废液中含Zn2+离子,沉淀Zn2+离子可以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8~12

D向1L1mol·L-1Zn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pH=7,需NaOH2mol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中溶解平衡的溶度积为Ksp=cm(An+)×c(Bn-)。25℃,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最终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C25℃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相同

D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溶度积相同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现向1L0.2mol·L-1HF溶液中加入1L0.2mol·L-1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25℃时,0.1mol·L-1HF溶液中pH=1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有CaF2沉淀产生

D该体系中,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相似。如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Zn2+离子或[Zn(OH)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Zn2+离子浓度为10-5mol·L-1时,Zn2+离子已沉淀完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Zn2++4OH=[Zn(OH)4]2-

B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Zn(OH)2的溶度积Ksp=10-17mol3·L-3

C某废液中含Zn2+离子,沉淀Zn2+离子可以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8~12

D向1L1mol·L-1Zn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pH=7,需NaOH2mol

正确答案

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原理为

3NaClO+2Fe(NO3)3+ 10NaOH ==2Na2FeO4↓+3NaCl+6NaNO3+5H2O,

Na2FeO4+2KOH==K2FeO4+2NaOH. 主要的生产流程如下

(1)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

(2)流程图中“转化”是在某低温下进行的,说明此温度下Ksp(K2FeO4)____Ksp(Na2 FeO4)(填“>”、“<” 或“=”)。

(3)反应的温度、原料的浓度和配比对高铁酸钾的产率都有影响。 图1为不同的温度下,不同质量浓度的

Fe( NO3)3对K2 FeO4生成率的影响; 图2为一定温度下,Fe(NO3)3质量浓度最佳时,NaClO浓度对K2FeO4的生成率的影响。

①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为___℃,此时Fe(NO3)3与NaClO两种溶液的最佳质量浓度之比为____。

②若NaClO加入过量,氧化过程中会生成Fe(OH)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若Fe(NO3)3加入过量,在碱性条件下,K2FeO4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3FeO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 K2FeO4在水溶液中易水解:4FeO42-+10H2O 4Fe(OH)3+8OH-+3O2↑。在“提纯”K2FeO4的过程中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__(填序号)。

A.水

B.CH3COONa、异丙醇

C.NH4Cl、异丙醇

D.Fe(NO3)3、异丙醇

正确答案

(1)Cl2+2OH-==Cl- +ClO- +H2O

(2)<

(3)26;6:5; 3ClO-+Fe3+ +3H2O==Fe(OH)3↓+3HClO

2FeO42- +Fe3+ +8OH-==3FeO43- +4H2O

(4)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溶度积的有关计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