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共454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 6年,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来临之际,中山装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中式礼服
的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揉合中国传统意识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 袋服装,承载着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传承着礼义廉耻、祖国统一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 体现“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的理念。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 特别意义的服装,它是一种文化和象征,是一种中国人的特殊符号,体现民族性,又具有时 代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人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中山装在民间逐渐淡出,但其民族复兴精神
却得以保存。当年中国人脱下中山装是因为在强调个性的年代里,中山装无法给予人们个 性的表现。而如今的中山装将大量流行元素与经典版型结合,在保持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 注入了更多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元素,无论是从材质还是从做工上都有前所未有的改变。中 山装不再是单一的制服,而是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载体。“既不落后世界潮流,又保持了自身 的文化特征”,这些变化使得中山装被视为众多品牌中难以取代的经典。
26.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山装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
27.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国人对中山装态度的变化。
28.“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传统服饰艺术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恢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让国人找到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信心,你认为 最需要注重的是什么?(至少提出两点建议,要求言简意赅,每点不超过15个字)
正确答案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中山装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文 化的基础上,揉合中国传统意识,体现“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中山装传承着礼义廉耻、祖国统一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是中 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别意义的服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是一种中国人的特 殊符号。
③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新中山装在保持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 文化以及艺术元素,做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广泛吸收欧美服饰并揉合中国传统意识坚持了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推动了中式服装文化的发展。
解析
先审设问,看知识范围,看设问类型,很明显此题是体现类题目,然后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接教材知识,最后按照理论+材料的格式组织答案即可
考查方向
文化的多样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 文化的继承 文化创新
解题思路
设问要求回答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山装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知识范围锁定在文化第二单元,设问类型是体现类,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我们可以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创新角度来组织答案。
易错点
考生可能审错知识范围,或者遗漏某个知识点
教师点评
此题的设计符合实际,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范围是比较中观的,跨度不算大,是一道质量较高的题目。
正确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人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中山装在民间逐渐淡出。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虽然中山装在民间逐渐淡出,但其民族复兴 精神却得以保存。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行为选择。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导 致对中山装的态度不同。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不同时代和不同 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不同,也是人们对中山装态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解析
审设问,看知识范围,根据材料的主旨,调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按照原理+材料分析的格式组织答案
考查方向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解题思路
设问要求回答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国人对中山装态度的变化。知识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根据国人对中山装态度的变化,我们可以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人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中山装在民间逐渐淡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虽然中山装在民间逐渐淡出,但其民族复兴 精神却得以保存。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行为选择。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导 致对中山装的态度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不同时代和不同 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不同,也是人们对中山装态度变化的重要原因这些角度来组织答案
易错点
注意看清楚知识范围,不要遗漏知识点
教师点评
此题的设计从哲学角度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在给定的知识范围内组织答案即可,题目质量较高。
正确答案
挖掘传统精华,适应现代生活;展示白我形象,传播民族文化;坚持创新精神,塑造全新形象;增强文化认 同,提升文化自信。
解析
此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根据设问要求,可以从继承,创新,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的角度来组织答案,要注意言简意赅。
考查方向
文化继承 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解题思路
此题设问要求是如何恢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让国人找到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信心, 最需要注重的是什么,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我们可以从挖掘传统精华,适应现代生活;展示白我形象,传播民族文化;坚持创新精神,塑造全新形象;增强文化认 同,提升文化自信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易错点
注意一定要围绕主题,切忌跑题
教师点评
此题的设计很具有现实意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一道不错的题目。
8.于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而言,青蒿与其它植物一样,就是一种小草。而对于屠呦呦而言,青蒿则是她的宝物。从父亲在她出生时吟出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蒿草青青,报之春晖”,到对青蒿素的研究成为她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到希望未来来后人将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青蒿对她的一生极为重要。这则材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价值的变化是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发生了变化
②青蒿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
③人们对青蒿的价值判断因人而异
④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正确答案
解析
事物价值的变化源于人们的需要的变化,不是因为其属性和功能的变化,①说法错误;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④说法错误。①④排除,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四选二”的组合式选择题,在充分理解哲学价值的含义的前提下,用排除法即可。
易错点
本题需要准确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即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知识点
23.水,无私、和合、坚韧等品性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追求,水的品性象征着君子风范,做人处世应从善从流。水的上述品性启示我们要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
①作出普遍适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③把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④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正确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题中的要求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2、调动哲学知识,排除不符合说法错误的选项。
易错点
1、不清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误选①
2、不知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误选 ③。
知识点
10.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决定,最引人关注、和民众生活关系最为直接的,莫过于全面放开第二孩生育政策。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积极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提出体现了:( )
①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方法
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这一基本规律
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是前进的、上升的这一总趋势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要求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提出体现了什么?首先排除掉第②项“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唯物论的角度);其次排除第④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是前进的、上升的这一总趋势”(与材料无关)。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的这一改革决定是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因此,第①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方法”表述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是由当前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作出调整的,反映了第③项“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这一基本规律”,入选。综上,选择C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以“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为材料考查。在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首先排除掉第②项“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唯物论的角度);其次排除第④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是前进的、上升的这一总趋势”(与材料无关)。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的这一改革决定是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因此,第①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方法”表述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是由当前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作出调整的,反映了第③项“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这一基本规律”,入选。
易错点
由于学生审题不认真误将第②项“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选上。
知识点
23.2015年12月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社会领域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郑功成教授提出,延迟退休应女先男后或女快男慢,用30年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此言论一出引发社会热议,赞成者不多,反对者居多。对延迟退休存在不同看法表明
①价值判断的标准因人而异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没有界限
正确答案
解析
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标准不能因人而异,①错误;对延迟退休的不同看法,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不同映像,也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②③正确;真理与谬误有明显的界限,④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审题干应全面把握题干的中心并提取关键词、把握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审选项应坚持对应性原则,注意选项与题干的对应,可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然后选择最优选项。
易错点
对意识的本质把握以及真理谬误的区别,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有明显界限。
知识点
12.有专家指出:我国要防止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实际情况,超出财政承受能力,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提高保障待遇水平,避免重蹈一些国家陷入“高福利陷阱”的覆辙。这段话( )
①强调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须有利于社会的科学发展
②体现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③要求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
④表明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正确答案
解析
“要防止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实际情况……避免重蹈一些国家陷入‘高福利陷阱’的覆辙”体现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有利于社会科学发展以及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由此,第①②两项入选。第③项“要求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与第④项“表明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本身说法正确但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义,排除。综上,选择A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的知识点。在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第③项“要求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与第④项“表明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本身说法正确但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义,排除。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要防止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实际情况……避免重蹈一些国家陷入‘高福利陷阱’的覆辙”体现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有利于社会科学发展以及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由此,第①②两项入选。
易错点
由于学生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相关知识点的不熟悉导致误选。
知识点
12.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这告诉我们( )
①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特殊的决定作用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的中心在“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突出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和变革中的作用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选项中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因此排除。②选项中对改革的目的的表述是错误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国家变得富强(习近平语),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重点在于考查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我们改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分析题肢时要把明确的错误选项排除,例如题中有“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特殊的决定作用”等明显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易错点
此题中,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易错点,要明白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就是改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而不仅仅局限于小康社会。
知识点
18.“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阎肃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一生创作了《江姐》《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等1000多个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被评为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阎肃的事迹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阎肃的事迹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以正确价值观引领,遵循文艺创作规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B当选,
A错误,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错误,文艺不能决定时代方向和风气,
D错误,文艺有时先于社会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发展。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审设问,抓关键词,根据已有知识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最佳选项
易错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知识点
12.2015年11月,习近平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说明时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我们要积极践行上述五大发展理念,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人们的价值选择源于价值判断
③先进的意识能够通过人的实践变成客观现实
④正确的价值观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正确答案
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第一,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第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指向就不同。第三,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和“价值观”的知识点,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要积极践行上述五大发展理念是因为先进的意识能够通过人的实践变成客观现实;第②项“人们的价值选择源于价值判断”与材料无关;第④项表述不准确,正确的价值观应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易错点
由于学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价值观”相关知识点不熟悉导致选择错误。
知识点
24.在巴黎气候大会的会场餐厅买咖啡,若将所用塑料杯退回,可拿回一欧元;所有办公室和会议室的文件箱和垃圾桶都由可回收的硬纸板制成;会场外的“风力发电树”为会场的路灯以及部分周围设施提供电力。巴黎气候大会主办方的这些设计体现了
正确答案
解析
A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主要表达的是绿色环保理念需要践行,而不是需要改变。B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C夸大了创新意识的作用。D表述不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从知识上看,该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观的有关知识,从能力上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排除易错易混知识点,该题很容易做答。
易错点
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反作用,但是反作用在大,也是第二位的,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基础。
知识点
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1)①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
②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
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自治组织,推动群众有序参与。
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
(2)①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依法推动社区协同共治,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知识点
18.油画作品《父亲》曾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在一个阴雨绵绵、非常寒冷的大年三十,作者看到一个农民在路边公共厕所掏粪。这份辛勤劳作的情景令他震撼、难以忘怀,他深深感到农民的辛劳和伟大,锁定了该画作的题材—农民。这表明在艺术创作中
①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正确答案
知识点
25.政府解决公共领域问题时,往往召开听证会。为达到预期效果,召开听证会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图 2 所示。这是因为
①价值判断影响价值选择
②公民应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
③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质询权
④客观事物本质的展现有一个过程
正确答案
解析
各方代表比例要合理、听证会应邀请媒体参加,可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综合多种价值判断,进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①正确。听证会参加人员必须遵守规则,这说明公民应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②正确。政协委员没有质询权,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反复性,④与题意无关。本题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错误,确定②当选。各方代表比例要合理可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是因为价值判断影响价值选择。
易错点
政协委员没有质询权,对此把握不准或审题不认真,则可能错选③。
知识点
18.油画作品《父亲》曾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在一个阴雨绵绵、非常寒冷的大年三十,作者看到一个农民在路边公共厕所掏粪。这份辛勤劳作的情景令他震撼、难以忘怀,他深深感到农民的辛劳和伟大,锁定了该画作的题材—农民。这表明在艺术创作中
①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正确答案
解析
作者深入生活创作出来具有价值的作品,这说明深入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①正确;价值观不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是否正确的尺度,②不选;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③颠倒了二者关系,错误。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排除法,②③错误
易错点
价值判断的两个标准,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