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值线的判读
- 共147题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是
11.关于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的叙述正确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总体上观察,把握分布规律,可以看出日照时数从东南向西北递增,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仔细分析图中的等值线,结合题设即可得出结论。
易错点
本题只要把握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即可正确解题。
正确答案
解析
甲乙两地都为数值闭合的区域。从等日照线分布上看,甲周边是3600,往外到3400,再向外是3200,从这种趋势上判断甲应高于3600。乙位于2600-2800的区域中,一般这样的等值线和周围低相同的中间值就小,反之就大,乙其周边的数值是2600和小的相同,所以中间数值小,乙低于2600,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乙两地都为数值闭合的区域。从等日照线分布上看,甲周边是3600,往外到3400,再向外是3200,从这种趋势上判断甲应高于3600。乙位于2600-2800的区域中,一般这样的等值线和周围低相同的中间值就小,反之就大,乙其周边的数值是2600和小的相同,所以中间数值小,乙低于2600。
易错点
本题解答时,掌握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学会等值线判断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10.叠加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可以用来计算地面高程的空间变化。下图是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第10题。
下列图中能够示意该地被侵蚀部分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流水侵蚀前后的两幅图对比可知,被侵蚀的部分是原来平坦的地方后来被侵蚀成河谷的区域,前后图对比没有高度增加的地方,故A错误,河谷被侵蚀走的高度规律性不明显,故C错误,峡谷的等值线不会高度反复变化,故D错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B,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对比题设地图和选项中的各个等高线图,可以判断出只有B正确。
易错点
流水侵蚀前后的两幅图对比可知,中间的一大部分形成河谷后被流水侵蚀,侵蚀最严重的是左图60-70米间的区域,可达30多米,左右图相同的部分是不被侵蚀的部分,本题解题是应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掌握准确才可完成,试题难度较大。
知识点
右图所示地区位于浙江省,该地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近年村民在甲、乙两地建起了农家乐。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瀑布
9.与甲地农家乐相比乙地到了冬季生意特别冷淡,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要形成瀑布,首先应该有陡崖,其次该陡崖应在河谷而不是山脊,A处陡崖附近的等高线向高值凸出,陡崖所在的区域是河谷,河谷上游①处的水流,可以到达陡崖形成瀑布,②处海拔比陡崖低,水不会向高处流形成瀑布的;B处的陡崖位于山脊上,水流向山脊两侧流走,不会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故BCD错误,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瀑布形成的条件,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A处陡崖附近的等高线向高值凸出,陡崖所在的区域是河谷,河谷上游①处的水流,可以到达陡崖形成瀑布,②处海拔比陡崖低,水不会向高处流形成瀑布的;B处的陡崖位于山脊上,水流向山脊两侧流走,不会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易错点
本题正确判断等值线,根据等值线的凸起方向解题,试题难度不大。
正确答案
解析
乙处在山脊的西北坡,即在山地的阴坡,冬季得到的太阳光线少,环境阴冷,导致冬季生意特别冷淡,故ABC,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山地的不同坡向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该地地处我国的浙江省,乙处在山脊的西北坡,即在山地的阴坡,冬季得到的太阳光线少,环境阴冷,导致冬季生意特别冷淡。
易错点
本题易错选A,A处的等高线较密集,坡较陡,但海拔较高视野开阔;A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不太多;该地在山坡上没有泥石流多发的因素,但在山地的西北坡,
2.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可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由河流流向确定:甲地海拔较600m小,B.D错。若两条相邻等高线A,B(假设A>B)之间,出现了闭合等高线,该闭合等高线的取值只能是A或B。当该闭合等高线取A值(即“大的”)时,其内部的海拔只能大于A,小于A+d(d为等高距)。这就叫“大于大的”。 当该闭合等高线取B值(即“小的”)时,其内部的海拔只能小于B,大于B-d(d为等高距)。这就叫“小于小的”。根据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乙外边的等高线取两条等高线中数值大的600,因此乙的数值比600要大,A正确,C错。
考查方向
等高线
解题思路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
易错点
不能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分析相邻两条等高线间闭合等高线内高度问题
知识点
图3是青海省东部河流解冻日期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9. 图示区域河流解冻日期的大致分布规律为
10.甲地河流的解冻日期可能是
11. 与上、下游比较,流经西宁市附近河段冬季不封冻,其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从图示等值线数值大小分布规律判断,东西两侧时间早,南北两侧时间晚,故答案选A。
考查方向
等值线的判读,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题思路
从图示中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分布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等值线数值分布规律。
教师点评
通过等值线考察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正确答案
解析
从图示河流流向,可判断甲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势高,温度低,融雪日期要晚,结合等值线,可判断融雪日期在4月21到5月1日之间,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等值线的判读,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题思路
河流流向,甲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结合图示等值线,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根据河流判断甲地的地势高低,即可判断出日期。
教师点评
依据图示等值线和河流流向,考察看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正确答案
解析
河流流经西宁城市,城市生产生活大量热废水的的流入,使河流水温高,不易冰封,古答案选B.
考查方向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解题思路
河流冬季不冰封在于水温过高或流速过快,据此回答即可。
易错点
流经西宁地区的河流地势高,误认为落差大流速过快,不易结冰,城市形成地区地势都较为平坦,故不能选A。
图1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单位:℃),这种气候图与其他气候图相比更能反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据此完成l~3题。
1.下列月份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2.该地可能位于
3.该地最适合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做相应月份的垂线,穿过的等值线越少温差越小,选D
考查方向
等值线的判读
解题思路
了解温差概念和等值线判读知识进行作答
易错点
对等值线判读掌握不好而出错
正确答案
解析
七月温度高是北半球,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可能是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温带海洋。最热月温度20°左右,推断是温带海洋。只有A合适
考查方向
气候判定
解题思路
据图判定气候类型结合分布作答
易错点
气候的判定和分布不熟练而出错
正确答案
解析
英国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光照热量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生长,不适合对光热要求高的水稻、小麦、葡萄生长。故选B
考查方向
农业区位
解题思路
根据农业区位解题
易错点
对各作物区位不了解而出错
点雨量指某一特定地点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降水
量。下图为我国某年最大6小时点雨量等值线示意图(单位:mm)。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2.该年份容易形成内涝的城市最可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据图可以判断点雨量等值线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与夏季风的强弱带来水汽多少有关,故BCD错误,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中国的天气与气候,考查学生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的掌握及我国降水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
解题思路
图中所示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等值线,影响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夏季风。
易错点
本题易错选C,海陆位置对我国的降水量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夏季风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影响最大而直接。
正确答案
解析
据图判断四地某年最大6小时点雨量等值线数值:重庆--70-80,南昌--80-90,太原--40-50,哈尔滨--50-60;南昌短时间降水量最大,最有可能发生城市内涝,故ACD错误,B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
解题思路
对比图中四地某年最大6小时点雨量等值线数值,最大的那个就是最可能发生城市内涝的城市。
易错点
读取数值不准确,导致判断错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