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古人称:“天下文章两司马”;鲁迅先生誉称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同意下列司马迁、司马光的评价吗?

①司马迁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光主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②《史记》既是史学著作又是文学珍品

③《资治通鉴》意在使君主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

④两位史家都有“秉笔直书”的写实态度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

——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古代帝王的后代、功臣、王族

(2)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因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3)二手史料。特点: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研究、政府主导。(答出两点即可,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

——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古代帝王的后代、功臣、王族

(2)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因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3)二手史料。特点: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研究、政府主导。(答出两点即可,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关于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认为最可信的是

[ ]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虽无证据,但他是一位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说“豆腐本为淮南王术”以证明源于西汉,朱熹是理学家说法更可信

C宋代陶谷著有《清异录》,首次提到豆腐的做法,证明到宋代才发明了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说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