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 共96题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便在繁荣与萧条中交替运行,由此而产生了解释这种经济现象的各种经济理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关于经济危机成因和对策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1)凯恩斯和马克思在解释经济危机成因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2)凯恩斯和马克思在经济危机对策方面有何差异?(4分)
正确答案
(1)①凯恩斯侧重从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角度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他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下降,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会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2分)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社会经济制度上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2分)
(2)①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通过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其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分)②马克思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2分)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分析说明凯恩斯和马克思在解释经济危机成因方面的不同。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到材料中“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相关经济学著作,并结合教材中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相关观点进行说明。教材中凯恩斯关于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下降以及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会等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的表述,表明凯恩斯侧重从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角度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而教材中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的表述,表明马克思是从社会经济制度上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2)本题要求学生分析说明凯恩斯和马克思在经济危机对策方面的差异。凯恩斯和马克思在经济危机对策方面的差异是由于二者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不同导致的。因此,学生解答本题需要以上述问题为依据,凯恩斯侧重从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角度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故其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策方面,主要是从主张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通过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等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故其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策方面,是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来说明的。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12分)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地揭示了物的背后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把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生产关系时所采取的科学方法。
(2)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正确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研究方法,因此,他们不仅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
马克思、恩格斯正确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研究方法,他们不仅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提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陷于空想。
(1)怎样看待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
(2)为什么说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的?
正确答案
(1)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空想社会主义不但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某些矛盾和罪恶现象,而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主张和设想,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2)①从客观历史条件看,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产物。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成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尚未成熟,这种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决定了他们的社会主义必然是空想的。②从主观认识看,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不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和伟大力量,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但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具现实性的改造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想。第(1)问要求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第(2)问则要求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缺陷。
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是如何被瓜分的?
正确答案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剥削集团之间进行瓜分。
(1)产业资本家通过投入产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瓜分的结果是得到产业利润。
(2)商业资本家通过投入商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瓜分的结果是得到商业利润。
(3)借贷款资本家通过投入借贷资本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瓜分的结果是得到利息。
(4)大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瓜分的结果是得到地租。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款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等各剥削集团之间进行瓜分。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价值规律的作用。那么,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呢?(10分)
正确答案
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是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流动,所以说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实际上就是市场价格在起调节作用。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得较多。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第三个作用的结果。
本题属于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