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大冰期时气温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陆地大面积被冰雪覆盖。间冰期时气候转暖,高纬度大陆冰川面积缩小,中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雪线上升,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海面上升。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引起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2)简述大冰期和间冰期期间,地球上的物种数量各有什么变化及变化的原因。(3分)

(3)在距今1万年到19世纪末的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温暖期。请回答: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寒暖变化依据的获得途径有哪些?(2分)

正确答案

(1)太阳辐射的变化(或太阳活动的变化);(1分)下垫面条件的改变;(1分)大气环流的变化。(1分)

(2)大冰期时物种锐减。因为大冰期时气温下降,气候寒冷,许多生物因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而灭绝。(1.5分)间冰期时物种迅速增加。因为间冰期时气温上升,气候温暖,生物演化、进化和繁衍的速度加快。(1.5分)

(3)史料记载(或文献记载);(1分)考古发掘。(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万众瞩目的2010年冬奥会已在加拿大温哥华(49°16′N,123°7′W)闭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温哥华地区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可达2000 mm 左右;该地区夏季常吹西北风,冬季多刮西南风。

材料二 北美洲及温哥华地区示意图

(1)下列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其中代表温哥华气候类型的是         

(2)温哥华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港口,气候温和,冬季港口不结冰,其主要原因是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该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正确答案

(1)D(2分)

(2)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较暖的海洋气流的调节作用;受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4分)

(3)冬季高压中心位于该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到该区时偏转成西南风;夏季高压中心北移,位于该区的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该区形成西北风。(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和美国部分轮廓叠加图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二,对比分析天津与华盛顿在降水上的主要差异。(6分)

(2)天津所在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而华盛顿所在的美国东北部乳畜业发达,试从社会经济方面分别分析此两类农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降水:天津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的季节差异大)(2分),而华盛顿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天津的年降水量少,华盛顿年降水量多。(2分)

(2)天津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机械化水平较高;主食多以小麦为原料(答对两点就给4分)(言之合理即可)

华盛顿人口城市众多,乳产品市场广阔;技术发达,机械化水平较高;生产专业化;管理水平高;交通便利。(答对两点就给4分)(言之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二,可知天津市温带季风气候,华盛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天津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且年降水量较少。而华盛顿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且年降水量较多。

(2)天津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很大;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天津农业发展较早,所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发达,机械化水平较高;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所以主食是以小麦为原料制作。

华盛顿位于美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这里人口城市中国,为发展乳畜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本地区处于美国发达的东部,所以技术发达,机械化水平较高。多以农场经营,生产专业化;管理水平较高;交通便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新网2011年2月7日电:综合消息,去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南方连遭雨水侵袭。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2、3月份冬麦区降水仍将比常年同期偏少,出现冬春连旱的可能性较大。土壤墒情(水分状况)较差。

材料二:农业专家建议,北方冬麦旱区应关注本地天气预报,抓住气温回升(日均气温升到3℃以上,中午最高温度5℃以上)时机做好科学灌溉。

材料三: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预报图。

(1)从锋面降水形成条件说明华北地区今冬降雪偏少的原因,简析降雪对冬小麦的有利影响。(10分)

(2)比较图1、图2适宜区、不适宜区的时空变化特点并探讨变化的原因。(8分)

(3)为解决当前旱情,可利用的灌溉水源有哪些?如何进行科学灌溉?如果措施不当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12分) 

正确答案

(1)今冬冷空气比较活跃,势力强(2分);暖湿气流比较弱(2分)冷暖空气配合不好,降水较少。(2分)冬季积雪覆盖麦田,有利于小麦防寒抗冻(2分)和土壤增温保墒(2分)。

(2)特点:2月17-19日到2月20-24日,适宜地区范围向北扩大(2分),不适宜地区面积缩小(2分)。  

原因:随时间推移,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2分),由南向北气温回升(2分)。

(3)水源:河流水(黄河、淮河),地下水,湖泊水(答出两点得4分);

灌溉:在晴暖的午后进行喷灌(或小水细灌)(2分);切忌大水漫灌(2分)。

环境问题:黄河、淮河水量减少,出现地下水漏斗区甚至地面塌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答案合理两点即可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某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运动方向),完成下列问题。

(1)A处气压____________,B处气压____________。这一地区所处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降水特点和降水成因分别是什么?

(2)图中的大气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在世界上以这种方式进行热量传导和水汽输送的地区还有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低 高 赤道低气压带 终年多雨,属对流雨。由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在赤道地区上空辐合上升形成的。

(2)热力环流 刚果盆地(扎伊尔盆地),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等(只要答一个地区即可)

第(1)题,有上升气流的地方,低空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图示地区为南美洲,有上升气流的地方位于赤道附近,据此并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可以推知气压带名称、降水特点和成因。第(2)题,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是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的,由此产生的空气环流运动,属于热力环流。亚洲、非洲的赤道地区也有这种热力环流的分布,答题时可分别列述。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这种环流的分布地区,而不是这种方式还有哪一些。不要将“低纬度环流、高纬度环流和季风环流”列为答案。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高、低压与天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