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动理论:内能
- 共5581题
向分别装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分别滴入两滴墨水,不搅动杯中的水,发现盛______水的杯中墨水扩散得快,这表明______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快,冷水温度低,分子运动慢,所以热水杯中墨水扩散快,冷水杯中墨水扩散慢,这个实验表明扩散是快慢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热;温度.
俗语说的“丹桂飘香”表明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正确答案
花
解析
解:丹桂开放时,能闻到花香,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丹桂飘香”是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故答案为:花.
又到了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做______运动;气温升高,果园里香味更浓,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熟透的芒果掉落到地上,这是由于受到______力的作用.
正确答案
无规则
剧烈
形变
重
解析
解: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气温升高,果园里香味更浓,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枝条形状发生改变,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熟透的芒果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在重力作用下,苹果掉落到地上.
故答案为:无规则;剧烈;形变;重.
小明的妈妈在厨房炒辣椒时,在卧室的小明也能被“辣椒”呛的眼泪直流,这时妈妈为了尽快的消除空气的“辣味”,于是打开了家中的电扇,以加快空气的流通.
请你根据相关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卧室也能被“辣椒”呛的眼泪直流?
(2)电扇工作时发生什么样的能量转换?
(3)电扇与家庭中其它的用电器是如何连接的?
正确答案
解析
答:(1)在炒辣椒时,辣椒中的辣味分子受热,运动加剧,扩散现象加快,所以辣椒中的辣味分子很快扩散到整个房间内,辣味分子对人有刺激作用,因此卧室里的小明也会被呛的眼泪直流;
(2)电风扇在工作时,消耗电能,产生了机械能,故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3)电扇与其他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各家用电器并联时,用电器能正常工作,并且互不影响.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______.
正确答案
运动(扩散)
升高
分子间有吸引力
解析
解:(1)春晴天暖,空气温度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
(2)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后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合成了一滴.
故答案为:运动(扩散);升高;分子间有吸引力.
(2015秋•高新区期末)在下列自然现象中,可以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符合题意;
B、雾霾是空气中体积较小的固体颗粒,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C、落叶是可见的固体,在重力和空气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D、灰尘是空气中体积较小的固体颗粒,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炒菜时香味四溢,这是______现象,此现象说明了______.用力拉绳不容易拉断,说明绳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力.
(2)工厂里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______较大;在古代,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的方法,这是利用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3)一杯水,温度从10℃升高到30℃时吸收的热量为Q,则将这杯水的温度从30℃再升高到70℃时吸收的热量为______;若将这杯水的温度从30℃再降回到10℃,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炒菜时香味四溢,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用力拉绳不容易拉断,说明绳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工厂里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3)水温从10℃升高到30℃时,温度升高了30℃-10℃=20℃,吸收的热量为Q,
将这杯水的温度从30℃再升高到70℃时,温度升高了70℃-30℃=40℃,吸收的热量为2Q;
水的温度从30℃再降回到10℃,温度降低了30℃-10℃=20℃,其放出的热量也是Q.
故答案为:(1)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
(2)比热容; 做功;
(3)2Q; Q.
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这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有关;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双手搓几下就感到暖和,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
正确答案
温度
做功
解析
解: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冬天搓手可使手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故答案为:温度;做功.
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发生了变化,不是分子大小改变.故A不正确.
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的硬度大,不像铅硬度小,玻璃放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形变,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即无引力也无斥力.故B不正确.
C、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人们吸到了.故C正确.
D、灰尘在空中飞扬,那是物质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沙尘暴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远处的田野里飘来花开的清香说明含有香味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烹饪时加盐等烹饪作料,佳肴变得更加美味,这是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墨水滴进水池,池水变黑,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选A.
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是液体,水流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是芳香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故B符合题意;
C、树叶飘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尘土是固体颗粒,尘土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今年,在我国个别省市发生“手足口”疾病.为预防“手足口”疾病,在喷洒药水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时,会闻到特殊的药水气味,这主要说明药水(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喷洒药水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时,由于药液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会闻到特殊的气味.
故选C.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尘土是固体颗粒,尘土飞扬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树叶飘落是落叶做机械运动,故B错误;
C、雪花飞舞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桂花飘香,是芳香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尘土是固体小颗粒,尘土飞扬是尘土在运动,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
B、煤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是因为煤分子进入墙壁内部,发生了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
C、整个箱子里充满樟脑味,是因为樟脑分子进入空气中,后引起嗅觉,是分子运动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把糖投入开水中,整杯水变甜了,是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之间,属于扩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15秋•高台县校级期末)每年五月沙枣花开时,即使无风的时候,很远就能闻到沙枣花的芳香,这是一种______现象,说明______.
正确答案
扩散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解析
解:每年五月沙枣花开时,即使无风的时候,很远就能闻到沙枣花的芳香.这是芳香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故本题答案为:扩散;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