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动理论:内能
- 共5581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当r>r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故A正确;
B、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随机撞击悬浮微粒.悬浮的微粒足够小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间,微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微粒又向其它方向运动.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故B正确;
C、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是由于固体颗粒越小,液体分子碰撞的无规则性越激烈,故C错误;
D、水很难被压缩,而水分子间又有间隙,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故D正确;
故选AB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悬浮在水中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溫度较干泡的低,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正确答案
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由于花粉是由大量花粉分子组成的,所以布朗运动不能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花粉的运动是水分子的撞击引起的,所以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故A错误;
B、空气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使雨滴表面有收缩趋势的结果,故B正确;
C、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C正确;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气压较低的缘故,故D错误.
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是因为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故E正确.
故选:BCE.
解析
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由于花粉是由大量花粉分子组成的,所以布朗运动不能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花粉的运动是水分子的撞击引起的,所以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故A错误;
B、空气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使雨滴表面有收缩趋势的结果,故B正确;
C、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C正确;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气压较低的缘故,故D错误.
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是因为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故E正确.
故选:BCE.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吸热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
解:A、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摩尔质量与分子质量的比值,故A正确;
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故B正确;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碰撞的不平衡性越不明显,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C错误;
D、吸热的物体,可能对外做功,故其内能不一定增加,故D错误;
故选AB.
解析
解:A、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摩尔质量与分子质量的比值,故A正确;
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故B正确;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碰撞的不平衡性越不明显,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C错误;
D、吸热的物体,可能对外做功,故其内能不一定增加,故D错误;
故选AB.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所有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态
B、布朗运动就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D、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一定减小
E、熵是物体内分子运动无序程度的量度
F、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G、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
H、容器中的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产生的.
正确答案
解:A、金属在常温下,一般是固态,而水银是液态,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颗粒的运动,则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故B错误;
C、定质量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由W+Q=△U,可知,等温则△U不变,则对外做功,W小于0,所以Q要大于0,即吸热,故C错误;
D、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若分子力体现引力,则分子间作用力一定减小,若是斥力,却是增大,故D错误;
E、熵是物体内分子运动无序程度的量度,故E正确;
F、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却能自发地从高温到低温传递,故F正确;
G、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故G正确;
H、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产生的,故H正确;
故选:EFGH
解析
解:A、金属在常温下,一般是固态,而水银是液态,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颗粒的运动,则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故B错误;
C、定质量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由W+Q=△U,可知,等温则△U不变,则对外做功,W小于0,所以Q要大于0,即吸热,故C错误;
D、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若分子力体现引力,则分子间作用力一定减小,若是斥力,却是增大,故D错误;
E、熵是物体内分子运动无序程度的量度,故E正确;
F、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却能自发地从高温到低温传递,故F正确;
G、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故G正确;
H、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产生的,故H正确;
故选:EFGH
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出现沙尘暴天气,肆虐的黄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沙尘暴天气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淡黄色,尘沙等细粒浮游在空中,能见度极低,请问沙尘暴天气中的风沙弥漫,尘土飞扬,是否是布朗运动?
正确答案
解:能在液体或气体中做布朗运动的微粒都是很小的,一般数量级是10-6 m,这种微粒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沙尘暴天气中的灰沙、尘土都是较大的颗粒,它们的运动不能称为布朗运动,它们的运动基本属于在气流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故答案为:不是布朗运动.
解析
解:能在液体或气体中做布朗运动的微粒都是很小的,一般数量级是10-6 m,这种微粒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沙尘暴天气中的灰沙、尘土都是较大的颗粒,它们的运动不能称为布朗运动,它们的运动基本属于在气流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故答案为:不是布朗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则气体的压强越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正确答案
解:
A、当分子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颗粒做的无规则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B正确.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温度越高,但压强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
解:
A、当分子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颗粒做的无规则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B正确.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温度越高,但压强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物理--选修3-3】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因此,每个分子的动能也就越大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压强增大到原来的1.1倍,则其温度由原来的27℃变为______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330℃②29.7℃③57℃④300℃
正确答案
解:(1)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并不是每个分子动能都增大,也有个别分子的动能减小.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能反映液体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当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如果对外做等量的功,其内能会不变.故C正确.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能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并不是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在消耗其它能量的情况下是可以的,只是不能自发的发生.故D错误.
故选C
(2)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得
=
T1=300K,解得T2=330K=57℃,故选③
故答案为:(1)C(2)③
解析
解:(1)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并不是每个分子动能都增大,也有个别分子的动能减小.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能反映液体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当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如果对外做等量的功,其内能会不变.故C正确.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能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并不是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在消耗其它能量的情况下是可以的,只是不能自发的发生.故D错误.
故选C
(2)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得
=
T1=300K,解得T2=330K=57℃,故选③
故答案为:(1)C(2)③
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固体微粒越大,同一时刻与之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B.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应
C.当物体的温度达到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会停止
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热运动.
正确答案
解:A、固体微粒越大,同一时刻与之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固体微粒各个方向受力越趋近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应,故B正确.
C、物体分子的热运动是用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故当物体的温度达到0℃时分子仍在运动,故C错误.
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关,是分子热运动的反应,但布朗运动不是热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
解:A、固体微粒越大,同一时刻与之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固体微粒各个方向受力越趋近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应,故B正确.
C、物体分子的热运动是用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故当物体的温度达到0℃时分子仍在运动,故C错误.
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关,是分子热运动的反应,但布朗运动不是热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在下列关于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正确答案
解: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约剧烈,故A正确;
B、布朗运动的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固体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反应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B错误;
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对气体加热,若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错误,
D、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可知,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距离对分子斥力的影响大,故D正确.
故选AD.
解析
解: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约剧烈,故A正确;
B、布朗运动的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固体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反应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B错误;
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对气体加热,若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错误,
D、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可知,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距离对分子斥力的影响大,故D正确.
故选A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液体的内部分子间比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有更大的分子势能
C.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它们的合力也减小
D.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正确答案
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大量分子撞击引起的,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近似等于r0,内部分子之间距离小于r0,分子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所以液体的内部分子间比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有更大的分子势能,故B正确.
C、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是它们合力的变化却不一定,如分子之间距离从小于r0位置开始增大,则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故C错误;
D、根据液晶特点和性质可知: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故D正确.
故选ABD.
解析
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大量分子撞击引起的,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近似等于r0,内部分子之间距离小于r0,分子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所以液体的内部分子间比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有更大的分子势能,故B正确.
C、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是它们合力的变化却不一定,如分子之间距离从小于r0位置开始增大,则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故C错误;
D、根据液晶特点和性质可知: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故D正确.
故选AB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变小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
正确答案
解: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变小.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规则的碰撞造成的,则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对器壁形成持续的压力而产生的.故C正确.
D、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得知,绝对零度只能接近,不能达到.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
解: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变小.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规则的碰撞造成的,则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对器壁形成持续的压力而产生的.故C正确.
D、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得知,绝对零度只能接近,不能达到.故D错误.
故选C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做热运动
B.两个分子从相距较远(分子力忽略)开始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至零然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C.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有关
D.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物体一定是非晶体
E.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正确答案
解:
A、热运动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而布朗运动并不是分子运动,所以尽管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但不能把布朗运动叫做热运动.故A错误.
B、两个分子从相距较远开始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了斥力,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至零然后又增大,分子力先做功正功后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先减少后增加.故B正确.
C、气体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而产生的,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有关.故C正确.
D、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物体不一定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故D错误.
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得知: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故E正确.
故选BCE
解析
解:
A、热运动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而布朗运动并不是分子运动,所以尽管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但不能把布朗运动叫做热运动.故A错误.
B、两个分子从相距较远开始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了斥力,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至零然后又增大,分子力先做功正功后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先减少后增加.故B正确.
C、气体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而产生的,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有关.故C正确.
D、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物体不一定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故D错误.
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得知: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故E正确.
故选BCE
当两分子间距为r0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当两个分之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r0开始减小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______(选填“最大”或“最小”).
正确答案
解:当两分子间距为r0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当两个分之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r0开始减小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且斥力增大;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
故答案为:引力,增大,最小.
解析
解:当两分子间距为r0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当两个分之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r0开始减小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且斥力增大;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
故答案为:引力,增大,最小.
(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分子间距离逐渐增大时,分子势能逐渐减小
D.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
(2)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 J,同时气体放出热量为5.0×104J.在此过程中,该气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_J.
(3)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份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①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②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
正确答案
解:(1)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的热运动,即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故温度升高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B正确.
C、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错误.
D、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只是斥力减小的更快些.故D正确.
故选BD.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由题意可知W=2.0×105J,Q=-5.0×104J,故△U=2.0×105-5.0×104=1.5×105J,即该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105 J
故答案为:增加,1.5×105.
(3)①水的摩尔体积为
V0==
=1.8×10-5 m3/mol
水分子数:N==
≈3×1025个
②建立水分子的球模型设其直径为d,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为,
则有
故水分子直径d==
=4×10-10 m.
解析
解:(1)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的热运动,即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故温度升高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B正确.
C、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错误.
D、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只是斥力减小的更快些.故D正确.
故选BD.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由题意可知W=2.0×105J,Q=-5.0×104J,故△U=2.0×105-5.0×104=1.5×105J,即该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105 J
故答案为:增加,1.5×105.
(3)①水的摩尔体积为
V0==
=1.8×10-5 m3/mol
水分子数:N==
≈3×1025个
②建立水分子的球模型设其直径为d,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为,
则有
故水分子直径d==
=4×10-10 m.
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扩散现象、布朗运动都表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
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越来越费力,主要是由于打气过程中分子间斥力逐渐增大,引力逐渐减小的缘故.
正确答案
解:A、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现象等都说明了分子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约明显,故A正确;
B、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但是所含有的油酸体积小于V,因此分子直径小于,故B错误;
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因此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轮胎内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因此打气越来越费力,并非分子之间斥力导致,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解析
解:A、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现象等都说明了分子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约明显,故A正确;
B、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但是所含有的油酸体积小于V,因此分子直径小于,故B错误;
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因此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轮胎内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因此打气越来越费力,并非分子之间斥力导致,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