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动理论:内能
- 共5581题
温度都是0oC水和冰混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述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某男,28岁,患痔疮,症见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时有脓疱,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治宜选用的方剂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属于肺经风热导致的痤疮,症状见: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或有脓疱,伴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可选用的方剂是枇杷清肺饮加减。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内部各处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B.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就一定增大
C.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D.液体的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密集,分子间的作崩体现为相互吸引
(2)某热机在工作中从高温热库吸收了8×106 kJ的热量,同时有2×106 kJ的热量排放给了低温热 库(冷凝器或大气),则在工作中该热机对外做了______kJ的功,热机的效率η=______%.
(3)实验室内,某同学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活塞的质量为m,气缸内部的横截面积为S.用滴管将水缓慢滴注在活塞上,最终水层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若大气压强恒为p0,室内的温度不变,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则:
①图示状态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______;
②以下图象中能反映密闭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1)A、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内部各处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故A正确
B、分子间的距离r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分子势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B错误
C、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故C正确
D、液体的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作用体现为相互吸引.故D错误
故选AC.
(2)热机传动部分产生的热量是由机械能转化来的,而这部分机械能又是从热源吸收的热量转化来的,这部分热量最终应转移到冷凝器上.
热机工作中该热机对外做功为:W=8×106J-2×106=6×106J
热机的效率为:η=×100%=75%
(3):①以水和活塞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可知:竖直向下的重力mg+ρghS、大气压力P0S和竖直向上的封闭气体的压力PS,由平衡条件得
mg+ρghS+P0S=PS
得,P=P0+ρgh+
②据题意,气缸和活塞的导热性能良好,封闭气体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保持不变,气体发生等温压缩,
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1)AC (2)6×106,75 (3)①p0+ρgh+②A
把水或油灌入小口瓶时,常在瓶口插入一根竹筷或玻璃棒,水或油就沿着竹筷或玻璃棒流入瓶中,不致流到瓶子外面,这是什么道理?如果要将水银灌入小口瓶中,能否采用竹筷或是玻璃棒?你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
正确答案
毛细现象,详细解释见答案
试题分析:水和油对竹筷或玻璃棒是浸润液体,不能;因为水银对竹筷或玻璃是不浸润液体,浸润于铜或锌;所以用铜棒或锌棒引流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液体表面的毛细现象的微观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如图甲所示是一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图中三条等长线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由此得出晶体具有 的性质。如图乙所示,液体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平衡距离r0,因此表面层分子间作用表现为 。
正确答案
各向异性 引力 (各2分)
试题分析:每个方向的物质微粒不同,则其性质不同,具有各项异性;液体表面分子稀疏,分子距离较大,分子间表现出引力,即表面张力。
为保证环境和生态平衡,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应严禁污染水源。在某一水库中,一艘年久失修的快艇在水面上违规快速行驶,速度为8m/s,导致油箱突然破裂,柴油迅速流入水中,从漏油开始到船员堵住漏油共用t=1.5分钟。测量时,漏出的油已在水面上形成宽约为a=100m的长方形厚油层。已知快艇匀速运动,漏出油的体积V=1.44×10-3m3,则油层厚度约为分子直径的多少倍。(油分子直径约为10-10)。
正确答案
200(倍)
油层长度 ………………………………2分
油层厚度………………………… 3分
(2)(倍) ………………………… 3分
如图9-2-4所示,在水中插入两个同样内径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直管中水上升的高度H超过弯管的高度H′,在弯管中有水不断流出吗?
正确答案
不会
由于H>H′,故水一定能经过弯管的最高点,并到达管口A。为了确定管口A处液面的形状,我们可先假设该处液面呈平面状。考虑到液面下方为大气,压强为大气压强,则液面上方的压强一定小于大气压强,因此,A处的液面不可能呈平面状,而是向管内呈凹形。可见,管中的水不可能从管口A处不断地流出。
在航天飞机中,有两个圆柱形洁净玻璃容器,其中分别封装有水和水银,如图9-2-1所示。当航天飞机绕地球航行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两容器中的液面呈什么形状?
正确答案
水和水银的液面分别呈如图9-2-2所示形状。
当航天飞机处于失重状态时,液体仅受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其自由表面收缩到最小状态,所以两者的自由表面都呈球形,但由于水能完全浸润玻璃,水银几乎完全不能浸润玻璃,所以水和水银的液面分别呈如图9-2-2所示形状。
为保证环境和生态平衡,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应严禁污染水源。在某一水库中,一艘年久失修的快艇在水面上违规快速行驶,速度为8m/s,导致油箱突然破裂,柴油迅速流入水中,从漏油开始到船员堵住漏油共用t=1.5分钟。测量时,漏出的油已在水面上形成宽约为a=100m的长方形厚油层。已知快艇匀速运动,漏出油的体积V=1.44×10-3m3,则油层厚度约为分子直径的多少倍。(油分子直径约为10-10)。
正确答案
200(倍)
油层长度 ………………………………2分
油层厚度………………………… 3分
(2)(倍) ………………………… 3分
在高空试验火箭起飞前,密封的仪器舱内的气体压强P0=1atm,温度为27℃,当火箭竖直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此时仪器舱内水银气压计的示数P=0.6P0,不考虑气压计的玻璃、水银等的热胀冷缩现象,在火箭竖直向上加速飞行的过程中,仪器舱内的温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
87℃
在烧瓶中盛半瓶水,用一只插有玻璃管和温度计的塞子塞紧瓶口,再用一段橡皮管把玻璃管和注射器连通(或者连接一个小气筒)。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你可从温度计上看到,当温度接近100℃时,瓶里的水沸腾了。这时你用力推压针筒活塞(或者压气筒活塞),增大瓶里的压强,你会看到,虽然仍在加热,水的温度也略有升高,但是沸腾停止了。试解释这个现象。
正确答案
水的沸点升高了
液体沸腾的条件就是在某个温度下的饱和汽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正常情况下,当温度接近100℃时,瓶里的水沸腾了,这说明水在100℃时的饱和汽压接近等于一个大气压。当用力推压针筒活塞,增大瓶里的压强时,如果水的温度仍为100℃,则此时水的饱和汽压就小于外界气体压强,水就不会沸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的沸点升高了”。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
正确答案
下列现象中,由表面张力引起的现象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