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共11329题
2007年我国中央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亿吨、落后炼钢产能5500万吨。要实现我国钢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提高我国钢铁业的竞争力,需要
正确答案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指出,要“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这说明( )
正确答案
针对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的现象,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和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国家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采取措施确保消费品的生产、供应和市场稳定。这说明()
正确答案
在对外贸易中要减少贸易摩擦,我们就必须 ()
①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③积极调整产品结构④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正确答案
2013 年 12 月 23 日——24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系统阐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下列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有
① 加大财政对种粮补贴力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
② 国家要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新型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③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加农民土地、房屋等财富的出售与租赁收入
④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正确答案
2011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其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
①调整经济结果,优化资源配置②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
③增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④刺激消费需求,调节市场物价
正确答案
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6%。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
正确答案
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20余万亿元。未来2-3年地方政府将面临偿债高峰,而房地产抑制政策导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地方政府将面临严峻的偿债危机。为应对这一危机,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提高土地出让价格
②压缩三公经费支出,逐步提高地税税率
③强化地方债务约束,建立债务预警机制
④实行地方债务公开化,推动地债规范透明
正确答案
2013 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小微企业贷款较上年同期提高了9.9% ,前9个月全国民间投资在总投资额中占63.6%。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促进我国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展其长,这是因为
①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 我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 这可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增强其活力
正确答案
从防止经济二次衰退的角度看,美国和欧盟国家应采取的宏观措施是
①降低利率→投资增加→就业增加→经济复苏
②本币升值→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增加→经济复苏
③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国家投资增加→经济复苏
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就业增加→经济复苏
正确答案
当经济过热时,为了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所运用的经济手段通常有
①增加税收②增加财政支出③减少银行贷款④降低利率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前,在技术引进方面我国采取的是“以资金换技术”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探索。20多年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基本上遵循这一思路,即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但是随着外资对我国国内龙头企业的并购,跨国公司对技术的控制越来越明显,结果“既丢掉市场,又丢掉技术”,因此“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受到诸多质疑。从哲学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以市场换技术”
正确答案
200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
正确答案
《诗经?卫风?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说法。对这种贸易方式认识正确的()
①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②这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具体方式
③在这种交换方式中不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④在这种方式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应该高度重视①价格信号的变化②经济手段的运用③税收政策的调整④供求关系的变化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