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率
- 共991题
汇率直接标价法的特点是:当汇率变动时,( )。
A.本币数量不变,外币数量变化
B.外币数量不变,本币数量变化
C.本币数量与外币数量同时变化
D.本币数量与第三国货币数量同时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就是采用直接标价法。其特点是:①外币的数量固定不变,折合本币的数量则随着外币币值和本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②汇率的涨跌都以本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本币标价额的增减“直接”地表现了外汇汇率的涨跌。
以下本币贬值的效应阐述不正确的是( )。
A.会使本国的经常账户收支状况改善
B.会使本国的资本账户收支状况改善
C.会推动本国物价上升
D.会推动本国产量的上升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分析] 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汇率变动对产量的影响。贬值后,一国贸易收支往往会得到改善。如果一国还存在闲置的生产要素,一国生产的产量就会扩大。贸易收支改善就会通过乘数效应扩大总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如果一国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贬值只会带来物价的上升,而不会有产量的扩大,除非贬值能通过纠正原先的资源配置扭曲来提高生产效率。 (2)贬值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贬值后,出口品本币价格由于出口数量的扩大而上升,进口替代品价格由进口品本币价格上升带动而上升,从而整个贸易品部门的价格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此会诱发生产资源从非贸易品部门转移到贸易品部门。这样的话,一国的产业结构就导向贸易部门,整个经济体系中贸易部门所占的比重就会扩大,从而提高本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即更多的产品同外国产品相竞争。 在发展中国家,贬值往往会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首先,贬值后,一国就可以相应取缔原先因本币定值过高而设置的进口关税、进口配额等限制进口措施,有利于进口替代行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次,贬值后,原先由于本币定值过高而受到歧视性损害的部门(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部门)获得正常发展;再者,与国外相竞争的贸易品部门扩大,往往有助于效率的提高。 (3)汇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贬值对物价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通过贸易收支改善的乘数效应,引起需求拉上的物价上升;二是通过提高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升。首先,贬值后,进口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会立即上涨。其中进口消费品的价格上升会直接引起国内消费品物价某种程度的上升,但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等的价格上升,则会造成国内在生产使用这些进口投入品的商品时的生产成本提高,推动这类商品价格的上升。其次,贬值后,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价格上升,也会造成使用这些产品作为投入品的非贸易品生产成本上升,也推动了非贸易品价格的上升。这样,贬值对物价的影响就会逐渐扩展到所有商品。 因此,本题应选B。
下列属于外汇交易风险的是( )。
A.因债权到期而收回的外汇存入银行后所面临的汇率风险
B.由于汇率波动而使跨国公司的未来收益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C.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未到期债权债务的价值变化
D.由于汇率变动而使出口产品的价格和成本都受到很大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交易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A项属于储备风险,BD两项属于经济风险。
建设工程动态投资部分,是指在建设期内,因建设期利息、建设工程需缴纳的( )和国家新批准的税费、汇率、利率变动以及建设期价格变动引起的建设投资增加额。
A.基本预备费
B.涨价预备费
C.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D.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不属于银行最主要的三大风险的是( )。
A.信用风险
B.操作风险
C.市场风险
D.战略风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大家对于银行风险的认识。应结合银行业务及金融系统特点进行分析。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之中,是银行风险最复杂也最主要的风险种类。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表外业务可能发生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也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种类。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方面,且具有可转性,即可转化为其他风险。这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三大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
利率变动会引起短期内的国际间资本流动,从而影响国际收支与汇率,一般来说,利率上升会使( )。
A.资本流入,汇率升值
B.资本流出,汇率贬值
C.资本流入,汇率贬值
D.资本流出,汇率升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外汇风险按其内容不同,通常分为( )。
A.信用风险
B.交易风险
C.储备风险
D.经济风险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析] 所谓外汇风险,是指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价值变化给其持有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外汇风险按其内容不同,大致可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储备风险。交易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发生波动而引起跨国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储备风险是指国家、银行、公司等持有的储备性外汇资产因汇率变动而使其实际价值减少的风险。
根据国际收支说的有关原理,以下关于各类因素对汇率变动的阐述正确的是( )。
A.外国国民收入增加将导致本币贬值
B.本国利率下降将导致本币升值
C.本国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本币升值
D.预期本币未来贬值将导致本币即期汇率下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根据国际收支说的基本模型:A外国国民收入增加,e下降,意味着本币升值;B本国利率下降,e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C本国价格水平上升,e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D“预期能够自我实现”。
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在分别采用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表示后,两者之间存在( )的关系。
A.相等
B.倒数
C.不存在
D.同向变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表示的汇率;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表示的汇率,两种标价法之间存在着倒数的关系。
货币当局大量买进外汇时,将导致本币( )
A.汇率上涨
B.汇率下跌
C.退出流通
D.迅速回笼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货币当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抛售外汇时可导致外汇供过于求,从而影响本币汇率上升,反之,货币当局大量买进外汇则导致本币供过于求,从而影响本币汇率下跌。货币当局的干预虽然不能根本扭转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但对汇率变动的短期走势有重大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