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衰变
- 共1588题
- 放射性衰变
- 共1588题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有( )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C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D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C一个动量为p的电子对应的物质波波长为hp(h为普朗克常量) D从能级图中(如图)可知,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出的光子能量高于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释放出的光子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蓝光照射某金属时能够产生光电效应,如果用黄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够产生光电效应. B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原子跃迁时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C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工业上利用γ射线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是因为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 1930年泡利提出,在β衰变中除了电子外还会放出不带电且几乎没有静质量反中微子 A两个氚原子组成一个氚气分子,经过12.5年后,其中的一个氚核一定会发生衰变 B夜光手表中指针处的氚气灯放出β射线撞击荧光物质发光,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 C氚气在1大气压下,温度低于25.04K时可液化,液化后氚的衰变速度变慢 D氚与氧反应生成的超重水没有放射性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 ) A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反冲核沿小圆做逆时针方向运动 C原静止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为15 D沿大圆和沿小圆运动的粒子的周期相同 (B题)图中R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虚线方框内是匀强磁场,LL'是厚纸板,MM'是荧光屏.实验时发现在荧光屏的O、P两点处有亮斑.问此时磁场方向(注意选项中↑为向上,↓为向下,x为指向纸面而去,•为从纸面指向你而来)、到达O点的射线、到达P点(在o点正下方)的射线应属下面的哪种情况?( ) AA BB CC DD 如图所示装置处于真空中,S为能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的放射源,虚线框内是方向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L是1mm厚的纸板,M是荧光屏,实验时发现在荧光屏上O、P处有亮斑.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如果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O点和P点分别为β和α射线形成的亮斑 B如果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O点和P点分别为γ和β射线形成的亮斑 C如果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O点和P点分别为α和β射线形成的亮斑 D如果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O点和P点分别为γ和α射线形成的亮斑 90234Th原子核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a点,某一时刻发生衰变,产生如图所示的1和2两个圆轨迹,由此可以判断( ) A发生的是α衰变 B衰变后新核的运动方向向右 C轨迹1是衰变后新核的轨迹 D两圆轨迹半径之比为R1:R2=90:1 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径迹,图中箭头表示衰变后新核的运动方向,不计发出光子的能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的是β衰变,b为β粒子径迹 B发生的是α衰变,b为α粒子径迹 C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D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即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核内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其质量小于电子质量且不带电).若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电子的初动量可不计),则( ) A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质量数相同 B生成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 C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互为同位素 D生成的新核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E.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F.用α粒子轰击铍核( Be),可以得到碳核(
C)和质子
G.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H.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变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
正确答案
H
E.在光电效应中,对于某种金属,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正确答案
E.釉核 U经过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
Th
正确答案
.氚是最简单的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方程为
H→
He+
e+
,半衰期为12.5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