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放射性同位素14C在考古中有重要应用,测得化石中14C残存量,可推算出化石的年代.为了研究14C的衰变规律,将一个原来静止的14C原子核放在匀强磁场中,观察到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外切的圆,半径之比R∶r=5∶1,如图22-4-2所示.那么14C的衰变方程式应是下列给定的四个方程中的()

图22-4-2

AC→Be+He

BC→B+e

CC→N+e

DC→B+H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十世纪初,为了研究物质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结构。发现了电子、中子和质子,右图是()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B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

C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实验装置

D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表示放射性元素碘衰变的方程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天然放射性元素Th(钍)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之后,变成Pb(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衰变和8次衰变

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衰变和4次衰变

正确答案

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FG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QRS

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

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

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

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

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19-3-4所示为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M是显微镜,S是闪光屏,窗口F处装铝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在观察由质子引起的闪烁之前需进行必要调整的是( )

图19-3-4

A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有α粒子引起的闪烁

B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C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能见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D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α粒子引起的闪烁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射线一般们随着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是由居里夫人发现的

B射线一般伴随着射线产生,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C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从而放出电子的过程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朝鲜在2013年2月12日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称,此次核试验材料为铀23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

B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后半衰期会缩短

C核爆炸的能量来自于原子核的质量亏损,遵循规律△E=△mc2

DU的一种裂变可能为U +n→Xe+Sr+3n

正确答案

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钍核Th,具有放射性,它放出一个电子衰变成镤核Pa,伴随该过程放出γ光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该电子就是钍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Bγ光子是衰变过程中原子核放出的

C给钍元素加热,钍元素的半衰期将变短

D原子核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核能的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放射性衰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