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高纯碳酸锰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是制造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新工艺采用工业冶铜后的废气SO2进行湿法浸取软锰矿(主要含MnO2,同时含有少量SiO2、Fe2O3、Al2O3)来制备.(已知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

①将过量的SO2气体通入软锰矿浆中进行“浸锰”操作,并控制温度加热反应;

②向浸锰结束后的滤液中加入MnO2、同时通入空气,再用Na2CO3溶液调节pH为3.7后过滤分离;

③调节滤液pH值为6.5~7.2,然后加入NH4HCO3,有浅红色的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后就可以得到高纯碳酸锰.

工业流程图如下: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的pH如下表:

请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浸锰”后所得混合液中主要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

(2)由图可知,副反应MnSO4+SO2 MnS2O6的△H______0(填>、<或=),为减少MnS2O6 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______

(3)步骤②中加入MnO2和通入空气的作用______

(4)③中控制温度为60~70℃,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______

(5)与传统的电解法制MnCO3工艺相比较,新工艺的优点是______(写两点).

正确答案

解:(1)浸锰矿所用试剂为酸,酸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和酸反应的氧化物为Fe2O3、Al2O3和MnO2,二氧化硫有还原性,能把三价铁离子和二氧化锰含有生成二价铁离子和二价锰离子,所以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Mn2+、Fe2+、Al3+

故答案为:Mn2+、Fe2+、Al3+; 

(2)根据图象知,温度越高,MnS2O6的生成率越低,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小于△H<0;当温度为 150℃时,MnS2O6的生成率为0,故选温度为 150℃.

故答案为:<;150℃;

(3)二氧化锰有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所以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硫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入MnO2是为了除去过量的SO2;空气中含有氧气,二价铁离子不稳定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铁,所以通入空气将Fe2+氧化成Fe3+便于后来加碳酸钠除去,

故答案为:加入MnO2是为了除去过量的SO2;通入空气将Fe2+氧化成Fe3+便于后来加碳酸钠除去;

(4)温度高时,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所以)③中控制温度为60~70℃,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防止NH4HCO3受热分解,

故答案为:防止NH4HCO3受热分解;

(5)二氧化硫有毒,直接排空污染环境,二氧化硫和软锰矿浸出浆反应充分运用了二氧化硫,保护了环境;电解需要电能,浪费资源,新工艺能节约能源,

故答案为:综合利用了尾气SO2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节约能源.

解析

解:(1)浸锰矿所用试剂为酸,酸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和酸反应的氧化物为Fe2O3、Al2O3和MnO2,二氧化硫有还原性,能把三价铁离子和二氧化锰含有生成二价铁离子和二价锰离子,所以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Mn2+、Fe2+、Al3+

故答案为:Mn2+、Fe2+、Al3+; 

(2)根据图象知,温度越高,MnS2O6的生成率越低,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小于△H<0;当温度为 150℃时,MnS2O6的生成率为0,故选温度为 150℃.

故答案为:<;150℃;

(3)二氧化锰有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所以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硫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入MnO2是为了除去过量的SO2;空气中含有氧气,二价铁离子不稳定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铁,所以通入空气将Fe2+氧化成Fe3+便于后来加碳酸钠除去,

故答案为:加入MnO2是为了除去过量的SO2;通入空气将Fe2+氧化成Fe3+便于后来加碳酸钠除去;

(4)温度高时,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所以)③中控制温度为60~70℃,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防止NH4HCO3受热分解,

故答案为:防止NH4HCO3受热分解;

(5)二氧化硫有毒,直接排空污染环境,二氧化硫和软锰矿浸出浆反应充分运用了二氧化硫,保护了环境;电解需要电能,浪费资源,新工艺能节约能源,

故答案为:综合利用了尾气SO2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节约能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表:

实验步骤如下:将6.0g 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到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_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_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Na2Cr2O7溶液和浓硫酸混合时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应该将浓硫酸倒入Na2Cr2O7溶液,不能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容易发生迸溅,故答案为:不能,易迸溅;

(2)沸石能防止溶液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该冷却后补加,不能直接加入沸石,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冷却后补加;

(3)B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D仪器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

(4)含有活塞的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漏,分液漏斗中含有活塞,所以使用前必须检漏,故答案为:C;

(5)分液时,密度小的液体位于上方,密度大于的液体位于下方,正丁醛密度小于水,所以水位于下方,故答案为:下;

(6)根据题目所给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反应温度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故答案为: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7)设正丁醛的产率为x,则正丁醇的利用率为x,根据关系式,

C4H10O~C4H8O

74       72

4xg      2g

解得:x=×100%=51%,

故答案为:51.

解析

解:(1)Na2Cr2O7溶液和浓硫酸混合时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应该将浓硫酸倒入Na2Cr2O7溶液,不能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容易发生迸溅,故答案为:不能,易迸溅;

(2)沸石能防止溶液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该冷却后补加,不能直接加入沸石,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冷却后补加;

(3)B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D仪器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

(4)含有活塞的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漏,分液漏斗中含有活塞,所以使用前必须检漏,故答案为:C;

(5)分液时,密度小的液体位于上方,密度大于的液体位于下方,正丁醛密度小于水,所以水位于下方,故答案为:下;

(6)根据题目所给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反应温度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故答案为: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7)设正丁醛的产率为x,则正丁醇的利用率为x,根据关系式,

C4H10O~C4H8O

74       72

4xg      2g

解得:x=×100%=51%,

故答案为:5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海口模拟)碱式碳酸铜是一种化工原料,化学式用mCu(OH)2•nCuCO3表示.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步骤如图:

Ⅰ.废铜屑制硝酸铜

如上图,将浓硝酸缓慢加到废铜屑中(废铜屑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硝酸铜溶液.

Ⅱ.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①向大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

②水浴加热至70℃左右;

③用0.4mol•L-1的NaOH溶液调节pH至8.5,振荡、静置、过滤;

④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NO不能单独与NaOH溶液反应,实验结束时,如何操作才能使装置中的有毒气体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______

(3)从环保角度设计出一种用废铜屑制硝酸铜的方法:______

(4)步骤④中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

(5)用灼烧法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取34.6g纯净物mCu(OH)2•nCuCO3,在硬质试管里灼烧,将气体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足量的碱石灰中,完全吸收后浓硫酸净增1.8g,碱石灰净增8.8g;利用上述数据推算出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铜与浓硝酸反应中,圆底烧瓶中压强会迅速减小,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反应装置,有了A装置就可以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安全瓶,防倒吸;

(2)通过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空气操作,可以将装置中的有毒气体导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让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

故答案为: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3)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生产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没有污染物,且硝酸的利用率100%,故答案为:将铜屑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然后将残留固体溶于足量稀硝酸;

(4)乙醇具有挥发性,碱式碳酸铜晶体中的水可以用乙醇来洗涤,乙醇具有挥发性,利用乙醇的易挥发,带走洗涤的水;故答案:利用乙醇的易挥发,带走洗涤的水;

(5)浓硫酸吸收水,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由题可知:n(H2O)==0.1 mol,n(CO2)==0.2 mol,所以的最简正整为:m=1,n=2,则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OH)2•2CuCO3,故答案为:Cu(OH)2•2CuCO3

解析

解:(1)由于铜与浓硝酸反应中,圆底烧瓶中压强会迅速减小,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反应装置,有了A装置就可以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安全瓶,防倒吸;

(2)通过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空气操作,可以将装置中的有毒气体导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让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

故答案为: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3)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生产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没有污染物,且硝酸的利用率100%,故答案为:将铜屑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然后将残留固体溶于足量稀硝酸;

(4)乙醇具有挥发性,碱式碳酸铜晶体中的水可以用乙醇来洗涤,乙醇具有挥发性,利用乙醇的易挥发,带走洗涤的水;故答案:利用乙醇的易挥发,带走洗涤的水;

(5)浓硫酸吸收水,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由题可知:n(H2O)==0.1 mol,n(CO2)==0.2 mol,所以的最简正整为:m=1,n=2,则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OH)2•2CuCO3,故答案为:Cu(OH)2•2CuCO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工厂用软锰矿(含MnO2约70%及Al2O3)和闪锌矿(含ZnS约80%及FeS)共同生产MnO2和Zn(干电池原料):

已知①A是MnSO4、ZnSO4、Fe2(SO43、Al2(SO43的混合液.②IV中的电解反应式为MnSO4+ZnSO4+2H2OMnO2+Zn+2H2SO4

(1)A中属于还原产物的是______

(2)MnCO3、Zn2(OH)2CO3的作用是______;II需要加热的原因是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

(3)该生产中除得到MnO2和Zn以外,还可得到的副产品是______

(4)如果不考虑生产中的损耗,除矿石外,需购买的化工原料是______

(5)要从Na2SO4溶液中得到芒硝(Na2SO4•10H2O),需进行的操作有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6)从生产MnO2和Zn的角度计算,软锰矿和闪锌矿的质量比大约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比较信息①A与软锰矿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M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所以A中还原产物为MnSO4

故答案为:MnSO4

(2)由工艺流程可知,MnCO3、Zn2(OH)2CO3的作用就是调节pH,使Fe3+、Al3+沉淀完全.

Fe3+、Al3+沉淀容易形成胶体,不利于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降,Ⅱ中加热的目的是加速沉淀生成,防止胶体出现,并使形成胶体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也生成沉淀.

操作Ⅰ加热、浸取需要硫酸,由②可知C为硫酸,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调节溶液的pH,使Fe3+和 Al3+生成沉淀;加速沉淀生成,防止胶体出现,并使形成胶体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也生成沉淀;H2SO4

(3)根据流程图可知,副产物有硫、氧化铁、氧化铝.

故答案为:硫、氧化铁、氧化铝.

(4)根据流程图可知,需要加入碳酸钠、硫酸,所以除矿石外,需购买的化工原料是碳酸钠、硫酸.

故答案为:碳酸钠、硫酸.

(5)从溶液中获得固体物质,需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6)设软锰矿、闪锌矿的质量分别为xg、yg,根据②可知MnO2、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

=1:1,解得x:y=1.03.

故答案为:1.03.

解析

解:(1)比较信息①A与软锰矿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M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所以A中还原产物为MnSO4

故答案为:MnSO4

(2)由工艺流程可知,MnCO3、Zn2(OH)2CO3的作用就是调节pH,使Fe3+、Al3+沉淀完全.

Fe3+、Al3+沉淀容易形成胶体,不利于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降,Ⅱ中加热的目的是加速沉淀生成,防止胶体出现,并使形成胶体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也生成沉淀.

操作Ⅰ加热、浸取需要硫酸,由②可知C为硫酸,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调节溶液的pH,使Fe3+和 Al3+生成沉淀;加速沉淀生成,防止胶体出现,并使形成胶体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也生成沉淀;H2SO4

(3)根据流程图可知,副产物有硫、氧化铁、氧化铝.

故答案为:硫、氧化铁、氧化铝.

(4)根据流程图可知,需要加入碳酸钠、硫酸,所以除矿石外,需购买的化工原料是碳酸钠、硫酸.

故答案为:碳酸钠、硫酸.

(5)从溶液中获得固体物质,需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6)设软锰矿、闪锌矿的质量分别为xg、yg,根据②可知MnO2、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

=1:1,解得x:y=1.03.

故答案为:1.0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CuCl2、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一种制备铜的氯化物的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2装置进行反应①,导管a通入氯气(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省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写出铜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上述流程中固体K溶于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试剂X、固体J的物质分别为______

a.NaOH   Fe(OH)3 b.NH3•H2O  Fe(OH)2

c.CuO    Fe(OH)3    d.CuSO4     Cu(OH)2

(3)反应②是向溶液2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反应后,如图盛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中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会失去漂白、杀菌消毒功效.该红褐色沉淀的主要化学式是______.该腐蚀过程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

(5)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发现阴极上也会有部分CuCl析出,写出此过程中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氯化铜,观察到棕黄色的烟,反应为:Cu+Cl2CuCl2

故答案为:试管内有棕色烟产生;Cu+Cl2CuCl2

(2)氯化铜、氯化铁中的金属离子易水解,直接用水溶液配制溶液会产生浑浊,所以加入过量的盐酸来溶解氯化铜、氯化铁,以抑制氯化铜、氯化铁水解;用于调节pH以除去溶液1杂质可加试剂具有与酸反应,且不引入Cu2+之外的离子,故用CuO或Cu2(OH)或Cu2(OH)2CO3,调节pH目的是使溶液中铁离子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除去,且不能引入新杂质,

故答案为:避免Cu2+水解;c;

(3)根据信息可知:在加热条件下,SO2与铜离子反应生成CuCl白色沉淀和SO4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SO2+2H2O2CuCl↓+4H++SO42-

故答案为:2Cu2++2Cl-+SO2+2H2O=2CuCl↓+SO42-+4H+

(4)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生成有次氯酸钠,生铁在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碳等杂质为正极,铁为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

故答案为:Fe(OH)3;ClO-+2e-+H2O=Cl-+2OH-

(5)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发现阴极上也会有部分CuCl析出,阴极上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u2+得到电子生成CuCl,电极反应为:Cu2++e-+Cl-=CuCl,

故答案为:Cu2++e-+Cl-=CuCl.

解析

解:(1)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氯化铜,观察到棕黄色的烟,反应为:Cu+Cl2CuCl2

故答案为:试管内有棕色烟产生;Cu+Cl2CuCl2

(2)氯化铜、氯化铁中的金属离子易水解,直接用水溶液配制溶液会产生浑浊,所以加入过量的盐酸来溶解氯化铜、氯化铁,以抑制氯化铜、氯化铁水解;用于调节pH以除去溶液1杂质可加试剂具有与酸反应,且不引入Cu2+之外的离子,故用CuO或Cu2(OH)或Cu2(OH)2CO3,调节pH目的是使溶液中铁离子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除去,且不能引入新杂质,

故答案为:避免Cu2+水解;c;

(3)根据信息可知:在加热条件下,SO2与铜离子反应生成CuCl白色沉淀和SO4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SO2+2H2O2CuCl↓+4H++SO42-

故答案为:2Cu2++2Cl-+SO2+2H2O=2CuCl↓+SO42-+4H+

(4)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生成有次氯酸钠,生铁在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碳等杂质为正极,铁为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

故答案为:Fe(OH)3;ClO-+2e-+H2O=Cl-+2OH-

(5)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发现阴极上也会有部分CuCl析出,阴极上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u2+得到电子生成CuCl,电极反应为:Cu2++e-+Cl-=CuCl,

故答案为:Cu2++e-+Cl-=CuC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氮化镁并探究氮化镁的某些性质.请完成横线上的相关问题:

(1)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连接仪器并______.然后,向各仪器中加入适量所需药品.

______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到B中浓溴水颜色变浅至褪色,C中产生无色气泡.

④点燃酒精灯,观察到E中固体变成了黄绿色.(氮化镁是黄绿色固体,遇水剧烈反应生成两种碱.)

(2)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3)写出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D装置中的P2O5是一种非氧化性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P2O5干燥的是______

a.NH3    b.HI    C.SO2    d.CO2

(5)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此装置中存在着明显缺陷,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7)某同学要探究E中固体成分.将E中的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写出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检查气密性

通入惰性气体,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分液漏斗

3Br2+8NH3═6NH4Br+N2

b

N2+3MgMg3N2

在E装置后,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E装置

Mg3N2+8HCl═2MgCl2+2NH4Cl

Mg+2HCl═MgCl2+H2

解析

解:(1)①制备气体的装置,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为防止镁带与氧气反应,因此需要通入惰性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提供无氧环境,避免副产物的生成,故答案为:通入惰性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2)装置A中a仪器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r2+8NH3═6NH4Br+N2,故答案为:3Br2+8NH3═6NH4Br+N2

(4)NH3能与酸反应,HI具有强还原性,故氮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也不能用五氧化二磷干燥,但HI不能用浓硫酸干燥,能用五氧化二磷干燥,CO2和SO2都可以用二者干燥,故答案为:b;

(5)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MgMg3N2,故答案为:N2+3MgMg3N2

(6)为防止氮化镁水解,在E装置后要接一个干燥装置,防空气中的水汽进入,故答案为:在E装置后,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E装置;

(7)可看成氮化镁遇水生成氨气和氢氧化镁,再和盐酸继续反应,另外过量的镁也能和盐酸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8HCl═2MgCl2+2NH4Cl、Mg+2HCl═MgCl2+H2↑,故答案为:Mg3N2+8HCl═2MgCl2+2NH4Cl;Mg+2HCl═MgCl2+H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铁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用途,如聚合硫酸铁[Fe2(0H)n(S043-]m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混凝剂,而高铁酸钾(其中铁的化合价为+6)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某课题小组设 计如下方案制备上述两种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H20(g),可以得到Fe304,写出Fe与H2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电子式:______

(2)若B为NaCl03与稀硫酸,写出其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还原产物为CD):______

(3)若C为KKO3和KOH的混合物,写出其与Fe2O3加热共融制得高铁酸鉀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______Fe2O3+______KNO3+______KOH-____________+______KNO2+____________

(4)为测定溶液I中铁元素的总含量,实验操作:准确量取20.00mL溶液I于带塞锥形瓶中,加入足量H202,调节pH<3,加热除去过量H202;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再用O.1OOO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已知:2Fe3++2I-═2Fe2++I2    I2+2S2O32-═2I-+S4O62-

①写出滴定选用的指示剂______,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②溶液Ⅰ中轶元素的总含量为______g•L-1.若滴定前溶液中H20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铁元素的含量将会______ (填“偏高”“偏低”“不变”).

(5)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I中的Fe2+和Fe3+______

正确答案

解:(1)Fe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04+4H2

故答案为:3Fe+4H2O(g)Fe304+4H2

(2)根据题中流程可知,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在溶液Ⅰ中含有亚铁离子,酸性条件下,ClO3-氧化Fe2+为Fe3+,本身被还原为Cl-,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ClO3-+6H+═6Fe3++Cl-+3H2O,

故答案为:6Fe2++ClO3-+6H+═6Fe3++Cl-+3H2O;

(3)KNO3和KOH的混合物,写出其与Fe2O3加热共融制得K2FeO4,则缺项中有一种为K2FeO4,K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则亚铁离子从+3价变为+6价,化合价升高3价,化合价至少升高3×2=6价;KNO3中N元素从+5降为KNO2中的+3价,化合价降低2价,则化合价最小公倍数为6,所以氧化铁的系数为1,KNO3的系数为3,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配平后的方程式为:Fe2O3+3KNO3+2KOH=K2FeO4+3KNO2+H2O,

故答案为:1、3、4、2、K2FeO4、3、2、H2O;

(4)①Fe3+氧化I-生成I2,淀粉遇碘变蓝,选择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蓝色消失,且半分钟不变色说明是终点,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由蓝色变无色且保持半分钟不变色;

②由2Fe3++2I-═2Fe2++I2、I2+2S2O32-═2I-+S4O62-可得:Fe3+~S2O32-,则n(Fe3+)=n(S2O32-)=0.1000mol/L×0.02L=0.002mol,铁元素总含量为:=5.6g/L;

H2O2也能氧化I-生成I2,所以若过氧化氢没有除尽,则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偏大,所测结果偏高,

故答案为:5.6;偏高;

(5)检验溶液I中的Fe2+和Fe3+的方法为: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从深紫色变成黄色或变浅,则含有Fe2+(或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含有Fe2+);另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如果变为红色,证明含有铁离子

故答案为: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从深紫色变成黄色或变浅,则含有Fe2+(或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含有Fe2+);另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如果变为红色,证明含有铁离子.

解析

解:(1)Fe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04+4H2

故答案为:3Fe+4H2O(g)Fe304+4H2

(2)根据题中流程可知,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在溶液Ⅰ中含有亚铁离子,酸性条件下,ClO3-氧化Fe2+为Fe3+,本身被还原为Cl-,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ClO3-+6H+═6Fe3++Cl-+3H2O,

故答案为:6Fe2++ClO3-+6H+═6Fe3++Cl-+3H2O;

(3)KNO3和KOH的混合物,写出其与Fe2O3加热共融制得K2FeO4,则缺项中有一种为K2FeO4,K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则亚铁离子从+3价变为+6价,化合价升高3价,化合价至少升高3×2=6价;KNO3中N元素从+5降为KNO2中的+3价,化合价降低2价,则化合价最小公倍数为6,所以氧化铁的系数为1,KNO3的系数为3,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配平后的方程式为:Fe2O3+3KNO3+2KOH=K2FeO4+3KNO2+H2O,

故答案为:1、3、4、2、K2FeO4、3、2、H2O;

(4)①Fe3+氧化I-生成I2,淀粉遇碘变蓝,选择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蓝色消失,且半分钟不变色说明是终点,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由蓝色变无色且保持半分钟不变色;

②由2Fe3++2I-═2Fe2++I2、I2+2S2O32-═2I-+S4O62-可得:Fe3+~S2O32-,则n(Fe3+)=n(S2O32-)=0.1000mol/L×0.02L=0.002mol,铁元素总含量为:=5.6g/L;

H2O2也能氧化I-生成I2,所以若过氧化氢没有除尽,则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偏大,所测结果偏高,

故答案为:5.6;偏高;

(5)检验溶液I中的Fe2+和Fe3+的方法为: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从深紫色变成黄色或变浅,则含有Fe2+(或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含有Fe2+);另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如果变为红色,证明含有铁离子

故答案为: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从深紫色变成黄色或变浅,则含有Fe2+(或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含有Fe2+);另取溶液Ⅰ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如果变为红色,证明含有铁离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乳酸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常用于调制果香型、乳香型食用和酒用香精.为了在实验室制取乳酸乙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首先查阅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①部分物质的沸点:

②乳酸乙酯易溶于苯、乙醇;水、乙醇、苯的混合物在64.85℃时,能按一定的比例以共沸物的形式一起蒸发.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拟采用如图所示(未画全)的主要装置制取乳酸乙酯,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三颈烧瓶中加入0.1mol无水乳酸、过量的65.0mL无水乙醇、一定量的苯、沸石…;装上油水分离器和冷凝管,缓慢加热回流至反应完全.

第二步:将三颈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过量某试剂的烧杯中,搅拌并分出有机相后,再用水洗.

第三步:将无水CaCl2加入到水洗后的产品中,过滤、蒸馏.

(1)第一步操作中,还缺少的试剂是______;加入苯的目的是______;实验过程中,酯化反应进行完全的标志是______

(2)第二步中证明“水洗”已经完成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3)第三步可以得到较纯净的乳酸乙酯,为获得更纯净的乳酸乙酯,可采用______法.

(4)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定制备的产物是否为乳酸乙酯,乳酸乙酯分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个峰.

正确答案

解:(1)酯化反应利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缺少浓硫酸,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混合物中添加苯可形成水、乙醇、苯共沸物,分离反应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如果收集装置中液体的量不再再增加说明反应已经完全,故答案为:浓硫酸;形成水、乙醇、苯共沸物,分离反应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油水分离器中液体不再增加;

(2)最后一次洗涤液不显酸性,可说明洗涤完全,因此只要测定一下最后一次水洗液的pH到7即可判断,故答案为:测定水洗液的pH至7;

(3)通过层析进行分离得到更纯净的乳酸乙酯,故答案为:层析;

(4)乳酸乙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CH2CH3,分子中有5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乳酸乙酯分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个峰,故答案为:5.

解析

解:(1)酯化反应利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缺少浓硫酸,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混合物中添加苯可形成水、乙醇、苯共沸物,分离反应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如果收集装置中液体的量不再再增加说明反应已经完全,故答案为:浓硫酸;形成水、乙醇、苯共沸物,分离反应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油水分离器中液体不再增加;

(2)最后一次洗涤液不显酸性,可说明洗涤完全,因此只要测定一下最后一次水洗液的pH到7即可判断,故答案为:测定水洗液的pH至7;

(3)通过层析进行分离得到更纯净的乳酸乙酯,故答案为:层析;

(4)乳酸乙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CH2CH3,分子中有5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乳酸乙酯分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个峰,故答案为: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3H2O,Mr=288)是一种常用的补铁剂,可通过乳酸与碳酸亚铁反应制得:

CH3CH(OH)COOH+FeCO3+2H2O→[CH3CH(OH)COO]2Fe•3H2O+CO2↑.

已知FeCO3易被氧化:4FeCO3+6H2O+O2═4Fe(OH)3+4CO2

某兴趣小组用FeCl2(用铁粉和稀盐酸制得)和NH4HCO3制备FeCO3的装置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NH4HCO3盛放在装置______中(填字母),该装置中涉及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将生成的FeCl2溶液和NH4HCO3溶液混合时的操作是______

(3)将制得的FeCO3加入到足量乳酸溶液中,再加入少量铁粉,75℃下搅拌反应.铁粉的作用是______.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方法是______

(4)该兴趣小组用KMnO4法测定样品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产品中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发现产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经查阅文献后,该兴趣小组改用铈(Ce)量法测定产品中Fe2+的含量.取1.44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进行必要处理,用0.0500mol•L-1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Ce(SO4219.70mL.滴定反应如下:Ce4++Fe2+=Ce3++Fe3+,则产品中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制备过程中应在无氧环境中进行,Fe与盐酸反应制备氯化亚铁,利用反应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B制备氯化亚铁,C装置中FeCl2和NH4HCO3发生反应:FeCl2+2NH4HCO3=FeCO3↓+2NH4Cl+CO2↑+H2O,利用生成氢气,使B装置中气压增大,将B装置中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C中;

(1)由上述分析可知,NH4HCO3盛放在装置C中,该装置中涉及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2HCO3-=FeCO3↓+CO2↑+H2O,

故答案为:C;Fe2++2HCO3-=FeCO3↓+CO2↑+H2O;

(2)利用生成氢气,使B装置中气压增大,将B装置中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C中,具体操作为: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

故答案为: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

(3)Fe2+离子易被氧化为Fe3+离子,实验目的是制备乳酸亚铁晶体,加入Fe粉,防止Fe2+离子被氧化,过量的铁粉可以充分利用,得到乳酸亚铁,加入适量乳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故答案为:防止Fe2+离子被氧化;加入适量乳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4)乳酸根中含有羟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消耗高锰酸钾的增大,而计算中按亚铁离子被氧化,故计算所得乳酸亚铁的质量偏大,产品中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会大于100%;

由:Ce4++Fe2+=Ce3++Fe3+,可知20mL溶液中n(Fe2+)=n(Ce4+)=0.05000mol/L×0.0197L=0.000985mol,故100mL含有n(Fe2+)=0.000985mol×=0.004925mol,故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为×100%=98.5%,

故答案为:乳酸根离子中含有羟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98.5%.

解析

解: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制备过程中应在无氧环境中进行,Fe与盐酸反应制备氯化亚铁,利用反应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B制备氯化亚铁,C装置中FeCl2和NH4HCO3发生反应:FeCl2+2NH4HCO3=FeCO3↓+2NH4Cl+CO2↑+H2O,利用生成氢气,使B装置中气压增大,将B装置中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C中;

(1)由上述分析可知,NH4HCO3盛放在装置C中,该装置中涉及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2HCO3-=FeCO3↓+CO2↑+H2O,

故答案为:C;Fe2++2HCO3-=FeCO3↓+CO2↑+H2O;

(2)利用生成氢气,使B装置中气压增大,将B装置中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C中,具体操作为: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

故答案为: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

(3)Fe2+离子易被氧化为Fe3+离子,实验目的是制备乳酸亚铁晶体,加入Fe粉,防止Fe2+离子被氧化,过量的铁粉可以充分利用,得到乳酸亚铁,加入适量乳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故答案为:防止Fe2+离子被氧化;加入适量乳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4)乳酸根中含有羟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消耗高锰酸钾的增大,而计算中按亚铁离子被氧化,故计算所得乳酸亚铁的质量偏大,产品中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会大于100%;

由:Ce4++Fe2+=Ce3++Fe3+,可知20mL溶液中n(Fe2+)=n(Ce4+)=0.05000mol/L×0.0197L=0.000985mol,故100mL含有n(Fe2+)=0.000985mol×=0.004925mol,故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为×100%=98.5%,

故答案为:乳酸根离子中含有羟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98.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6春•长沙校级月考)碱式碳酸铜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固体荧光粉激活剂和铜盐的制造等.

I.制备

称取14.0g CuSOd•5H20、16.0g Na2CO3•10H20,用研钵分别研细后再混合研磨,立即发生反应,有“滋滋”声,而且混合物很快成为“黏胶状”.将混合物迅速投入200mL沸水中,快速搅拌并撤离热源,有蓝绿色沉淀生成,过滤,用水洗涤,至滤液中不含SO42-为止,取出沉淀,风干,得到蓝绿色晶体.

(1)①混合物发生反应时有“滋滋”声的原因是______

②检验生成物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

Ⅱ.组成测定

有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用Cu(OH)2•CuC03表示碱式碳酸铜是不准确的,较为准确、科学的表达式

是mCu(OH)2•nCuC03,不同来源的碱式碳酸铜的m、n值需要具体测定.热分解法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过测定碱式碳酸铜在灼热后所产生的气体体积,推导出碱式碳酸铜中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

含量,即可求出m和n的比值.

(2)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③三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如下表,则该样品中m:n=______,若量气管中所盛液体为水,则该测定值比理论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解:(1)①用研钵分别研细后再混合研磨,发生水解反应,有CO2气体生成,产生大量气泡,所以会有“磁磁”的声音,故答案为:有气体生成;

②滤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BaSO4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SO42-,否则没有,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酸化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没有SO42-,否则含有SO42-

(2)①仪器b的名称是碱式滴定管,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

②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试管不直接通过量气管与大气相通,具体方法: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装置中加水,至漏斗中水面比量气管中高,静置,水面不发生变化则装置不漏气,否则装置漏气,故答案为: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装置中加水,至右侧水面比左侧水面高,静置,水面高度差不发生变化,则装置不漏气,否则装置漏气;

③三次平行实验数据均有效,CO2体积的平均值mL=44.80mL,物质的量为=0.002mol,

mCu(OH)2•nCuCO3(m+n)CuO+mH2O+nCO2

(98m+124n)g                        nmol

0.542g                              0.002mol

=解得:m:n=3:2;

若量气管中所盛液体为水,二氧化碳溶于水,n值偏小,则m值偏大,m与n的比值偏大;

故答案为:3:2;偏大.,故答案为:3:2;偏大.

解析

解:(1)①用研钵分别研细后再混合研磨,发生水解反应,有CO2气体生成,产生大量气泡,所以会有“磁磁”的声音,故答案为:有气体生成;

②滤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BaSO4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SO42-,否则没有,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酸化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没有SO42-,否则含有SO42-

(2)①仪器b的名称是碱式滴定管,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

②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试管不直接通过量气管与大气相通,具体方法: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装置中加水,至漏斗中水面比量气管中高,静置,水面不发生变化则装置不漏气,否则装置漏气,故答案为: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装置中加水,至右侧水面比左侧水面高,静置,水面高度差不发生变化,则装置不漏气,否则装置漏气;

③三次平行实验数据均有效,CO2体积的平均值mL=44.80mL,物质的量为=0.002mol,

mCu(OH)2•nCuCO3(m+n)CuO+mH2O+nCO2

(98m+124n)g                        nmol

0.542g                              0.002mol

=解得:m:n=3:2;

若量气管中所盛液体为水,二氧化碳溶于水,n值偏小,则m值偏大,m与n的比值偏大;

故答案为:3:2;偏大.,故答案为:3:2;偏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