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 共106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材料2: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3: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后,梁启超评价说:“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 所由之路也。……吾证其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 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金宝山也以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
(1)材料1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指出“先世纯粹的光芒”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2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3)材料3中的评论者认为 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又是怎样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的?
正确答案
(1)黑暗是指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和中世纪神学观念。含义:古希腊、罗马精神的重生。情感:追求人性的解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2)认为自由是天赋人权,不仅人们不应当自己抛弃它,任何人也不可侵犯,并应以契约保障。主权在民。
(3)作用: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解放思想、寻求救国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民主、科学。
(15分)历史上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都曾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上却走出风格迥异却又殊途同归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三 “物质的革命失败了,政治的革命失败了。现在有思想革命的萌芽了。”“真正的中华民国必须建设在新思想的上面。新思想必须放在新文学里面……所以未来中华民国的长成,很靠着文学革命的培养。” ——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改革》
材料四 今日文学大病,在于徒有形式而无精神,徒有文而无质,徒有铿锵之韵,貌似之辞而已。今欲救此弊,宜从三事入手。第一,须言之有物;第二,须讲求文法;第三,当用“文之文字”时不可避之。
——胡适《逼上梁山》
(1)结合材料一分析“法语热”风靡欧洲大陆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请说明判断依据(4分)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傅斯年和胡适的共同主张,并分析原因(5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在思想启蒙上的不同特点。(4分)
正确答案
(1)(2分)(答到1点即可)法国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欧洲大陆国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尖锐。
(2)(4分)巴尔扎克 (1分)依据:①“题作‘喜剧’”——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②“同现实打成一片”, “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现实主义流派③“1850年”——与巴尔扎克和现实主义文学流行年代相符(答2点依据即可得3分)
(3)(5分)主张:“文学革命”;(2分)原因:旧文学的弊端;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或国内民主进程的推动)。(答2点即可得3分)。
(4)(4分)产生不同:法国启蒙思想主要是其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内生的。中国新思想的产生主要受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影响,是外生的;(2分)路径不同:中国的思想启蒙在器物与制度变革之后,法国启蒙思想的发生先于制度变革;(2分)
试题分析:(1)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一来回答,根据材料一中的“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可以得出原因之一是法国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一中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可以考虑到英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尖锐的史实也是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同现实打成一片”、“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些信息可以知道这个文学家的所有作品都集成了一部书,取名为“喜剧”,而且是描写和反映现实的,相当于描写和反映历史,所以应该是法国的巴尔扎克,其著作为《人间喜剧》。
(3)主张:根据材料三中的“新思想必须放在新文学里面”、“所以未来中华民国的长成,很靠着文学革命的培养”和材料四中的“今日文学大病”可以推断两者都主张“文学革命”。原因:应该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到“新思想必须放在新文学里面”和材料四中的“今日文学大病”都是是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当时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传播、国内民主进程的推动等原因。
(4)这一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根据材料二中的“物质的革命失败了,政治的革命失败了。现在有思想革命的萌芽了”可以推论出中国的启蒙运动是在器物与制度变革之后,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法国的启蒙运动开始于法国大革命之前,思想启蒙先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另外从所学两国思想启蒙的背景可以知道,法国启蒙思想主要是其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内生的。中国新思想的产生主要受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影响,是外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知识即美德。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社会道德,导致社会道德沦丧。
(2)信仰得救,因信称义。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强调信仰 的平等与自由,解放了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设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观点:理性即用自已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高度:从对人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作家们一般称之为自然权利的,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因此,这是自由地用他自己的判断和理性认为最适合的手段做任何事情的自由。自由这一词语,按照其确切的意义来说,就是外界障碍不存在的状态。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离,自由也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霍布斯与孟德斯鸠讨论的共同话题是什么?他们各自是怎样认识的?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所讨论话题的出发点是什么?试对他们的主张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1)共同话题是人的自由及其保障问题。霍布斯强调的是不受任何干预的个人自由;孟德斯鸠则是强调通过分割国家权力来保障人们的自由。
(2)出发点是反对专制王权。霍布斯所提倡的自由其实近于放任,其结果必然会剥夺弱者的自由。孟德斯鸠对国家权力的分割侧重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其目的在于结束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的思想产生于什么运动中?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由古希腊罗马的什么精神发展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制约和平衡。伏尔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说。(每人一个观点即可)
(2)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文精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